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1245|回复: 7

李一男创业做电动车

[复制链接]

24万

主题

442万

回帖

323

金币

版主

注册时间:2021-3-11

在线时间:9 小时

发表于 2015-5-14 16:32:5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李一男创业做电动车,成不成还得看方法(转自网易科技报道 )

有些人注定不凡,比如曾经的天才少年李一男,头顶多个光环已过不惑之年,选择再创业进入一个看上去非常传统的行业,要做中国最牛的电动车。李一男少年有成后有功成身退再度返回主流视野,与雷军的经历颇为相似,在牛电团队的运作手法上同样能看到小米的影子,不论是团队构成还是造势手段还是产品逻辑,都让人自然而然地将牛电往小米身上靠。不过,牛电之前已经有太多团队想要在各自领域复制小米却鲜有成功者,牛电能否打破“小米不可复制”的魔咒呢?我的答案是:方向对了,还得看方法。
从团队看牛电的方向
对小米相对熟悉一点的人都应该依稀记得当初雷军宣布创作也小米时,爆出了7人创始团队,姓名、过往经历、照片,这是小米的开始,这几个人现在管理着8000多人、估值近千亿美元的公司,构建一个庞大的智能硬件帝国。
如出一辙,李一男在一个行业大会正式宣布担任牛电科技CEO,同时披露了创始团队名单。除了他之外,这些人分别是:胡依林/Token担任总裁,应该是协助李一男管理整个公司,此前曾是Frog、微软知名设计师;张一博,市场副总裁,来自小米;刘成栋/Rayman,系统研发副总裁,来自万向电动汽车;何卫华,供应链副总裁,来自聚光科技;Joseph Nelson,首席产品设计师,来自WILD DESIGN。
不难发现跟小米当初一样,这个团队背景堪称豪华,团队成员清一色来自明星公司,其中不少是巨头企业或者上市公司,同时整个团队组成比较跨界涵盖软硬件、互联网和传统行业。比这更重要的是,这是团队涵盖了做好一款智能电动车的几个重要方面:技术、设计和市场。这个团队核心管理是CEO李一男和总裁胡依林给这个团队定下了重技术和设计的基调,刘成栋和Joseph Nelson也分别偏技术和设计,其中刘成栋以前还是做电动汽车的,做电动摩托车的系统应该游刃有余。市场副总裁张一博来自小米科技,在互联网营销日益重要的当下,应该是非常重要的角色,这也意味着牛电很可能是一款充分互联网化的产品,不论是运作思维还是销售渠道还是品牌营销上,这让它跟小米更进一步。
因此,这是一个技术+设计驱动的团队,同时在市场上会互联网化。这意味着其产品未来最有可能的突破点是在乘坐舒适、行车安全、操控简单、电池续航、外观市场这几个方面,而这些正是当下2亿台存量电动摩托车的弊端,未来或许还会提供诸如安全驾驶辅助、指纹解锁、远程防盗找回、车载电话导航诸多与互联网结合的功能。在市场营销上牛电科技未来应该会在小米模式上再结合电动车行业和用户群特征改良,不过核心都是互联网,话题营销、微博炒作、粉丝经济、论坛互动这些点,应该都少不了。
李一男做电动车的机遇在哪?
从团队曝光情况来看,创始管理团队基本没啥问题,经验丰富、班底豪华、能力互补。有报道称牛电北京团队已有50多人,再加上牛电已拿到金额不明但据说很巨大的融资,以及整个创业班底的实力,人对于牛电来说应该不是问题。
从高铁、地铁、高速的全球最高速度建设,再到更环保的电动汽车、更智能的自行车、更好玩的平衡车,以及Uber专车为代表的互联网用车大战,整个中国人的出行方式都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被改变。而电动车在中国环保问题日趋严重的背景之下,不论是从市场需求还是政策支持上,都会迎来利好。电动汽车并不是很符合中国国情,在更多人还在努力从无车族升级到有车族时,Tesla这样的备用型汽车很难在中国大众化,电动两轮车迎来好时机。对于电动车还有一个利好是摩托车正在萎缩,越来越多的地方对其限行,传统摩托车行业已开始尝试向电动摩托车转型。
电动摩托车与科技圈并无多少交集因此并没有怎么受关注,实际上这是一个非常巨大的产业。一份电动摩托车行业报告数据显示,2011-2012年中国平均每年生产超过1000万台电动摩托车,其中超过10%出口,意味着中国本土市场每年消费800万台以上的电动车,市场年产值在300亿元人民币以上。这是一个巨大的市场,却并无龙头品牌,数千个品牌鱼龙混杂,同时电动摩托车在中国被视作低端交通工具而不是环保,营销方式还停留在CCTV找明星代言,销售方式依赖传统线下代理渠道,只重视基本功能不重视外观,这些行业问题都意味着机会。
方向对了,但更重要的是方法
小米当初横空出世时,也是占据了天时地利人和。天时,3G发牌2011年开始移动互联网在中国开始普及;地利,中国是最大的智能手机市场之一却被海外巨头瓜分本土品牌弱,中国大量草根用户急需一款更便宜又更好用的智能手机;人和,雷军的个人号召力、小米创始团队的豪华班底无需再赘述。
不过,再看与小米同一时期的魅族,实际上也不缺乏这几个要素,最后却被小米后来居上。在此之后,更重要的是执行力,这涉及到商业模式、产品体验、痛点把握、营销能力诸多方面。

小米在执行过程中的参与感塑造过程,牛电科技面向的用户群体完全不同产品形态需求也不同,自然不能照搬;再比如小米运作娴熟的饥饿营销,在电动车行业恐怕也没有尝试的可能;而小米所主张的产品(早期)零利润用设备获取用户再加载更多服务、售卖更多产品的商业模式,牛电科技恐怕也不能直接学,毕竟电动车的保有量远远没有达到只能手机的几亿级别,要走免费模式还是挺难的。
总而言之,牛电科技要学习小米,只能去其糟粕、取其精华,至于能否学习成功成为电动摩托车领域的小米,现在断言都为时尚早。现在这个方向我是看好的,一个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等看到牛电科技的第一代产品,前面这个问题应该就有答案了。

使用道具 举报

24万

主题

442万

回帖

323

金币

版主

注册时间:2021-3-11

在线时间:9 小时

发表于 2015-5-14 16:34:25 | 显示全部楼层
新浪对李一男的独家采访

新浪科技 周雪昳

  四月初的北方,天气渐渐回暖,有人打趣说黑皮衣加衬衫几乎成了这个季节里IT男的统一工装。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是,这位在互联网界颇有传奇色彩的男人也是这样地打扮风尘仆仆地赶来接受新浪科技的专访。

  798是北京文艺青年的聚集地,黑皮衣加衬衫的打扮走在人群中会显得有些格格不入,然而回看李一男的经历和他现在要做的事情,就不难理解为什么他会在这里接受媒体采访,因为他本就是一个特立独行的人。

  他“被”认为是时代的宠儿

  提到李一男,很多年轻人会觉得有点陌生。但是提到他的经历,大多数人都不会再忘记这个名字。年仅15岁时就进入华中科技大学少年班成为“神童”,后取得了硕士学位,27岁坐上了华为公司副总裁、总工程师/中央研究部总裁的宝座,就在外界纷纷揣测他将顺理成章的成为华为总裁任正非的接班人时,却离开华为北上创建港湾网络,6年后,李一男连同他一度风生水起的港湾一同被老东家收归囊中。2008年,38岁的李一男远走华为加入百度,成百度至今最为年轻的CTO,并领导了百度下一代搜索引擎的开发。

  2008年至今,BAT成长为受世界瞩目的互联网巨头,京东、聚美成功赴美上市,小米横空出世成为与华为并肩齐驱的手机运营商,然而本应参与其中的李一男却在这六年逐渐淡出公众的视野。

  当大多数人认为,李一男将在百度大展鸿图时,李一男却令所有人大吃一惊。

  百度百科上有一篇名为《李一男离开华为时给属下的忠告》的文章,阅读量为6625人,其中第一条就是“频繁地动荡不是上策”。

  然而之后的7年,李一男却一直在频繁地动荡。2010年,李一男宣布离开百度出任12580CEO,一年之后他又在其微博上宣布辞职,并加盟金沙江创投任合伙人,开始了对于无线通信和互联网等领域的投资。

  回望7年来的起起伏伏,阳光下的李一男有点腼腆地笑了笑,似乎是有点窘迫,但很快又恢复了略显锐利的眼神,看起来有点不怒自威,“怎么说呢,大家看着你来回折腾,多少还是有些质疑的声音”。

  尽管这段经历在大多数人看来,是李一男职业光环下的一个阴影,但在李一男看来,“这几年过的比之前顺利和扎实很多”。李一男认为,自己的第一次创业才是人生中最艰难的一段时间。

  与2008年这个时间节点不同,在李一男看来,2000年离开华为北上创建港湾网络才是他职业生涯中的第一个转折。

  对于那次创业,一位接近港湾科技的人士向新浪科技表示,“在当时的情况下辞职北上创业,外界的不理解和过分的关注带来的压力非常大”。据了解,当时30岁的李一男当时已经是知名的技术专家,对产品走向具有惊人的敏感度和准确的把握能力,而华为对其也相当看重,前途、名望可谓手到擒来。

  然而,李一男毅然带着和华为的股权结算是价值1000多万元的设备北上创业。最初的几年,港湾公司发展迅速,由最初代理华为的产品到生产类似的产品,最终发展为华为的竞争对手。

  然而,6年后,一度风生水起的港湾网络却被华为收入囊中。当时曾有人评价道,“他一度离上市很近离出售很近离财富很近,但最终,他手创六年的港湾,还是如同流星一般划过中国商业的天空,终归被老东家收入囊中。”

  在一位接近李一男的人士看来,2008年的远走华为并不能算是李一男动荡的开始,2006年,第一次创业的结束,才是令这位“少年天才”浮躁不安的源头,因为他觊觎的并非一个个代表权力和名望的头衔,而是创业者,这个能力、勇气兼具自由的身份。

  沉寂7年再出山

  在与李一男的对话中,你能明显感觉到他与外界的一些想法相悖,例如:

  外界更看重他华为、百度的这段经历,而他认为第一段创业才是属于自己的人生;

  外界认为他是少年天才,而他却说自己非常羡慕年轻人;

  外界认为他有点浮躁,而他却在这略显沉寂几年里,一直没有放弃创业。

  而再次创业,李一男选择的电动自行车也让很多互联网人看不明白。人们没有办法想象,这个并不出众的出行工具该如何与这位老互联网人发生化学反应。

  2015年3月2日,距离李一男上一次更新微博已经过去三年,他出乎意料地说了这样一段话,“5公里之内的汽车出行占到城市汽车出行接近60%的比例。更环保、经济、自由的交通出行方式应该得到更多的倡导。没有污染的自行车、电动两轮车的出行理应得到更多的提倡和道路权力的尊重。”

  很多人猜测他是否将再次出山,然而更多的人却认为他是在回应或者是为柴静的视频《穹顶之下》做铺垫。对此,李一男向新浪科技表示,从去年开始,我就在想做一款不一样的电动踏板车/电动自行车。

  这样的回答正如他前几次的职业选择,令人惊讶,却又符合他一贯以来特立独行的风格。李一男称,电动车出现于1894年,但长久以来公众视线的焦点、科技发展的重心均放在汽车的身上,忽视了对电动自行车的发展。

  而正如李一男在微博上所言,“雾霾”的愈演愈烈已开始让更多地人意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与此同时,限行、限号等政策的出台,也让人们开始关注汽车尾气的危害以及绿色出行的重要性,而电池技术的发展革新又让电动摩托车的技术进一步的优化,同时也让这种出行工具有了更广阔的市场。此外,熟悉电动车的硬件供应链又恰是李一男的一大长处。

  根据李一男做的测算,在中国过去十年,伴随着中国的城市化进程,中国二三线城市严格的禁摩令,极大地推动了电动自行车的发展。在中国两亿台电动(自行)车的使用者中,有70%来自于公交车、20%摩托车、以及10%汽车。李一男称,如果没有电动自行车的出现,这部分人每年出行的碳排放量接近5000万吨。

  不过,李一男也坦言,尽管从环保以及和摩托车、自行车等出行工具的性价比上,电动自行车在出行上具有很多的优势,但长期以来,消费者对电动自行车的安全系数也持有一些误解。事实上,根据过去十年的交通报告,电动自行车造成的交通事故数量几乎与普通自行车持平。

  此外,电动自行车的外形设计也一度饱受年轻人的诟病,至今在很多人的印象里,电动自行车都与时尚、科技以及年轻人这三个词汇天然绝缘。而李一男却称,“我的主要受众就是年轻人,18-30岁”。

  李一男用略带点湖南口音的普通话说道,“既然我们来做,用户体验和外形肯定会不一样的噻”。从李一男的表情和眼神中,会让人忍不住猜测,或许未来人们对电动自行车的认识真的将发生一个巨大的翻转。

  据了解,让李一男再度出山的这款产品将会于今年下半年在北京首发。

  创业为做一件有意思的事

  “风口来了猪都能飞”在2014年被众多创业者奉为至理名言,而与没有名气、背景的创业者相比,李一男显然更易赶上互联网创业的东风,但在李一男看来却并非如此。

  “现在的年轻人是很厉害的,我都没怎么看到我这么大年纪还出来创业的”李一男一边说一边看了眼身边年轻的助手。李一男称“创业是一个清零的过程”,在他看来,自己此前并没有做电动车的经历和经验,需要沉下心来学习很多东西,而从心态上年轻人显然比自己更有优势。

  与大多数创业者相比,李一男对于当下的创业环境也表现的相当冷静,在他看来,尽管与十年前相比,现在创业的环境已经改善了太多,但创业者成功的几率仍小于10%甚至更低。

  “即便是选择了对的领域,也会因为进入的时间点不够好而未能受到资本青睐。对于拿到投资的创业者,之后的过程也仍然非常艰辛,例如产品迭代、人才流失甚至被资本舍弃。”

  不过,在李一男看来,能够有一个机会做一些自己觉得有意思的事情要远比一个结果更为重要。

使用道具 举报

24万

主题

442万

回帖

323

金币

版主

注册时间:2021-3-11

在线时间:9 小时

发表于 2015-5-14 16:35:42 | 显示全部楼层
李一男(牛电科技)的这款电动车产品将会于今年下半年在北京首发,期待中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

回帖

5

金币

[Lv.1]-上等兵

注册时间:2023-8-5

在线时间:0 小时

发表于 2015-5-14 16:51:49 | 显示全部楼层
不错啊,希望有独创样式,别又山寨油踏板恶心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4万

主题

442万

回帖

323

金币

版主

注册时间:2021-3-11

在线时间:9 小时

发表于 2015-5-14 16:51:58 | 显示全部楼层
顶一下,字数你妹

使用道具 举报

24万

主题

442万

回帖

323

金币

版主

注册时间:2021-3-11

在线时间:9 小时

发表于 2015-5-14 17:07:27 | 显示全部楼层
网友:牛电将用代工厂还是自己有厂子?
李一男:因为电动车行业目前尚没有成熟高品质的代工厂,为了确保牛电科技的产品质量,我们在江苏常州西太湖旁边建造自己的生产组装基地。

使用道具 举报

24万

主题

442万

回帖

323

金币

版主

注册时间:2021-3-11

在线时间:9 小时

发表于 2015-5-14 17:36:04 | 显示全部楼层
不认识什么男我喜欢女的

使用道具 举报

24万

主题

442万

回帖

323

金币

版主

注册时间:2021-3-11

在线时间:9 小时

发表于 2015-5-14 18:14:56 | 显示全部楼层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电动车论坛

GMT+8, 2025-2-3 16:03 , Processed in 0.075202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