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主
注册时间:2021-3-11
在线时间:9 小时
|
发表于 2017-12-4 12:15:38
|
显示全部楼层
大家也许都清楚鸡蛋能孵化出小鸡。但前提是鸡蛋内在的因素与环境因素必须吻合,否则就不可能孵化出小鸡。首先鸡蛋必须是受精过的鸡蛋,其次是温度在37.5度左右恒温下三周时间,也就是21天才能孵化出小鸡。所以有句俗话叫:21天不出鸡就是“坏蛋”。
很普通的事例却告诉我们一个事实,既想用外因改变内因是有条件的,否则违背事物的规律。认为只要是鸡蛋,就能通过外部物理条件就能达到复杂的生物化学和遗传环境是不可能的。
通过此事我就联想到我们大家再熟悉不过的电动车动力电源-----铅酸电池。大家都期望铅酸电池冬天不欠充,夏天不过充,甚至一些网友把具有温度补偿功能的充电器当作灵丹妙药,期望冬天寒冷的环境能够充满, 夏天又不过充不过失水,并能延长电池寿命。愿望是好的,但缺忽视了电池的内在因素,电池低温放电能力下降,并且在低温下充电能力更是比放电能力差距巨大。
记得一些网友甚至希望用带有温度补偿的充电器,甚至期望在冬天零下30度温度下能充满电池,然而希望与现实有时往往事与愿违。有些朋友以为充电器具有温度补偿功能,所以不怕冬天充不满,就在冬天室外甚至寒冷的仓库进行充电,也看到充电器转绿灯,以为真的充满了,但结果呢?事实说明电池并没有长寿,而第二年春天就坏了,甚至不到2-3年换了两组电池,这说明什么呢?用了温度补偿的充电器及名牌电池却没达到期望值。
我举鸡蛋与温度补偿的例子,也许能引起朋友们 思考。外部因素在内因不具有适合联系时是难以做到内因变化的,这就是规律,凡是违背规律则不会成功。电动车充电器的温度补偿作用同样如此,铅酸电池诞生150多年,还没有哪个科学家解决得了零下10度以下能充满电池(充电器转绿灯仅仅是表面现象),如果哪位真能解决零下10度以下通过充电器的温度补偿功能能充满铅酸电池,我想他真该得到诺贝尔奖了。铅酸电池的电化学特性是内在因素,而温度补偿是通过温度传感器检测环境温度而适当提高充电器的电压或电流,以达到强行充电的目的。内因达不到要求,仅仅靠外因起作用,就想改变内在因素,是违背事物规律的做法,违背规律必将受到规律的惩罚。
通过参考一些国外资料也得到验证。较低的温度下 充电不仅仅是影响充电效率,更严重的是导致硫酸盐化的加速,直接的后果就是加速电池寿命的夭折。这里的大家都是电动车爱好者甚至是超级玩家,都知道硫化、失水是影响电动车铅酸电池寿命的重要要素,为什么用具有温度补偿的充电器充电,而电池没有达到理想的寿命,也许这里有些朋友也深有感触吧。
目前日本科学家在超导体有了世界领先的发现和研究。在零度下超导体电阻为零。因此我们误认为导体在零度都具有超导特性就完全背离了事物的规律,超导体首先是要具有内在特性允许的导体,铅酸电池的电化学特性目前研究结果也不具有过低温度下的充电接受能力,反而过低温度充电会带来加速硫酸盐化的负面作用,你非要用温度补偿充电器在零下温度下强行给电池充 电,结果是自己吃亏!
但我并非否认温度补偿的作用,但不能离开事物的规律,把温度补偿过分夸大为离开事物规律的不限制条件下的冬天不欠充,夏天不过充,这是不明智的提法。所以绝大部分充电器厂家把温度补偿充电器的使用参数不肯规定在零度以下,这不是电路设计有什么难度,而是尊重了化学电池本身的内在特性。甚至一些胶体电池厂家推荐充电温度是10—30度,锂电池厂家充电温度也是要求0度—40度之内。温度补偿效果与电池本身特性看两者效果最好是在摄氏10度—35度范围是最佳选择。
从尊重事物规律出发,从爱护和延长电池寿命考虑,我们不得不作出理智的选择。
最后,很抱歉,也许让过分期望温度补偿充电器使电池 冬天不欠充,夏天不过充,以期延长电池寿命的朋友失望了。
我并不否认温度补偿有用,并赞成温度补偿作用的充电器对电池的辅助及维护作用.但超出温度补偿范畴和电化学特性则适得其反。正如用未受精的鸡蛋给于摄氏37. 5度的温度补偿孵化出来的只能是坏蛋或臭蛋一样,超出事物的规律则至走向反面。不管是平民百姓、专家教授、伟人领袖,只要是不尊重事物内在的固有的特定的联系去做事,只能是适得其反,甚至是自欺欺人。规律面前人人平等。所以最好不要在寒冷的低温下充电,在室内或温度在10-30度环境充电时延长电池寿命的一个重要因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