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列下我的电动车入坑之路: 富士达巧格-联盟迅鹰-小牛N1-小牛M1-大阳E1R。本人普通电驴爱好者一名,有兴趣的可以翻我之前的帖子,免得后面又被说成车托。 借用其他车友的图片: 入正题 车型为2018年3月份上市的大阳E1 R标准版,也是大阳最新一代车型,改进了早期L版、S版以及P版的一些问题(减震偏硬、车头偏左、按键手感差、前透镜大灯效果不佳等)。R版能拿得出手的配置:4.2KW中置电机(应该是峰值功率)、64V30A 18650锂电组、合金钢高强度车架、锻造轴心单臂前减震、定制建大半热熔胎、全LED灯光系统、GPS定位、APP手机互联、支持快充模式充电器。 新车骑了一周,150公里左右,一点体验和各位分享。 动力表现:这是最爽的部分,运动档模式下,起步平顺有力,中段残暴,后段(60~90KM/H)表现一般,0~50 4.5秒的动力表现确实够狠,同价位小牛N1S顶配版只能在后面吃灰(0~45,7.5秒) 减震及骑行动态表现:官方宣传前轮采用飞机起落架形式中央减震器,整体表现属于明显偏运动调校,中低速下颠簸路面表现一般,车身上下晃动明显(在实体店还试了两圈E1R顶配版原装的法斯特后减震,中低速下竟然更硬,不过上路牙子那一瞬间吸收响应是真NB),舒适性不如小牛M1(M1是中置斜拉后减震),且前减震比后减震更生硬一些。 难道是一套垃圾减震?绝对不是,强悍在中高速、以及高速区间段的贴地表现和车身稳定性,此时面对坑洼、烂路的时候减震器对路面起伏吸收响应很快(后轮簧下质量远低于大饼电机也有一定帮助),韧性极强,车身不会拉不住的上下乱跳(大部分电动车的通病),能感觉到车轮始终被牢牢压制在路面上,给人很强的高速骑行信心,此时舒适性反而更好了,难道这就是传说中的越快越稳? 车身总体刚性非常好,不在小牛N1之下,后座带人的情况下也没有任何发软或难以把控车身重心的情况出现。整车的重心控制的也非常理想,超低速蠕行时候稳定性明显优于M1和N1,弯道表现也是强项,据说可以擦膝盖过弯……。 其实我最想夸的是他的高速表现,E1R是唯一让我拉到80KM/H心不慌的踏板,特别是在渣土车乱入、路面不够平整的城市快速路上,整车的稳定性表现非常棒,使你能够专注于操控车身躲避各类风险,给人极强的信心。 刹车表现:线性、线性还是线性,手感舒适、力度极易把控,制动力随心所欲,控制精度也很高,盘片平整度也很好,高速刹车时心不慌,速度压的住。只是后轮有轻微擦碟片的异响声,过了磨合期应该会好些。 刹车整体表现远在小牛之上。 另外这种高线性度的刹车一大好处就是不易抱死摔车,因为手上能清晰感知到刹车极限。 轮胎表现:直线骑行后轮抱死测试让我对这个建大定制轮胎刮目相看,没有丝毫甩尾情况发生,摩擦轨迹极其平直,正常行驶寻迹性也很好。 后轮刹车时的抓地力明显好于一般电动车,转弯时的表现也很稳定,有信心。 先写到这里,太晚了,改天继续,言辞有点兴奋,不信的可以当我是在吹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