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彦阳小刀 于 2018-11-11 08:14 编辑
SOC算法核心: 构建了3条曲线形成一个3维曲面,分别是:1*C /8放电下的Voltage-Tempture-SOC、1*C放电下的Voltage-Tempture-SOC以及Tempure-Capacity三条曲线。 通过在运行状态中不断逼近这种曲线,而今在充放电形成最优的soc真实值。 file:///C:/Users/ADMINI~1/AppData/Local/Temp/ksohtml/wpsC41F.tmp.jpg Voltage-Tempture-SOC图表1说明 1、 图表中原始数据给定的是Voltage-Tempture-Capacity关系,这里将Capacity归一化为SOC值。SOC的归一化使用:剩余容量/对应温度点能放出来的容量 2、 同一温度下,SOC值与随电压减少而减少。 3、 不同温度下能量被大量释放出来的电压点不一样。温度越低,电压点越小。 file:///C:/Users/ADMINI~1/AppData/Local/Temp/ksohtml/wpsC420.tmp.jpg Voltage-Tempture-SOC图表2说明 1、 同一温度下,SOC值与随电压减少而减少。 2、 不同温度下能量被大量释放出来的电压点不一样。温度越低,电压点越小。 3、 相比1C情况放电,SOC斜率变化陡峭的电压点提高了,说明放电电流越小,对应电池放电电压点越高。 file:///C:/Users/ADMINI~1/AppData/Local/Temp/ksohtml/wpsC430.tmp.jpg Tempure-Capacity图表说明 1、 容量归一化到100%。基数是以60°时容量。 2、 温度越高,所能够放出的能量越多。 3、 SOC表征的是对应温度下所释放的能量比值。 4、 图1中是不同温度下对应于最大能释放的能量的关系曲线,在不同温度下,如果纵轴对应标称容量,那么图形表征的是释放能量情况而不是S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