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主
注册时间:2021-3-11
在线时间:9 小时
|
发表于 2017-1-10 12:16:45
|
显示全部楼层
如孫中山在 1894 年底檀香山興中會成立時提出的〈檀香山興中會成立宣 言〉,描述中國處於「強鄰環列」的情境下,五金物產已陸續被「蠶食鯨吞」, 甚至於更將被「瓜分豆剖」。87康有為於 1895 年時也說,在「甲午之役」後, 大清帝國危如纍卵,恐遭「瓜分之患」,88他還生動地描述中國全方位地被俄 國、英國、法國與日本四個「強鄰」包圍,也是其他國家覬覦對象的危險處境:
俄北瞰,英西睒,法南瞵,日東眈,處四強鄰之中而為中國,岌岌哉! 況磨牙涎舌,思分其餘者,尚十餘國。遼、臺茫茫,回變擾擾,人心 皇皇,事勢儳儳,不可終日。
梁啟超更有〈瓜 分危言〉之作,全面指陳中國瀕於被「瓜分」之危局,蓋西方諸國雙管齊下, 以「無形之瓜分」、「有形之瓜分」兩種方式侵略中國。「有形之瓜分」即如 波蘭被俄、普、奧三國滅亡一樣,中國雖未臻此境,然若「鐵路權」、「財權」、 「練兵權」、「用人權」都操諸他國之手,乃至於中國被迫簽定「借地及訂某 地不許讓於他國之約」,事實上都是西方諸國對中國的「無形之瓜分」,已經 讓「中國之精血,瓜分已盡」。
隨著「殖民」與「殖民地」成為人們同知共曉的「規範詞彙」,深化人們 的認識,將中國視為遭受「殖民」的對象,中國可能會成為「殖民地」的處境, 更漸次進入了中國的思想世界;人們也開始知曉,中國面臨被「瓜分」的根源, 實與西方的「殖民」拓展,密切相關。
中國乃是「四百萬英方里而曰無主家」之土地,所以依據「地球通例,殖民學 公理,無人之地無主之物,人人有占領之權」,那麼中國必然成為「地球六十 三國之公共殖民地」
中國在二十世紀的時候「於世界上處如何之位置」,所以從歷史角度觀察,歐 洲「競爭之旋渦」已轉移於東亞,而中國「適當其衝」,成為「列強」的「殖 民」對象,特別是以「甲午」年(1894)為分界,過去「大抵皆用個人的方法及 結社的方法」進行「殖民」,此後,「列強之殖民手段乃一變」,係以「國家 的方法」來推動「殖民政策」,即以「征服」、「占領」、「財政權之奪取」 以及「勢力範圍與保護地域」等四種手段為之,中國則都飽嚐這等「殖民政策」 的苦果滋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