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楼主: 搬砖道人

关于后减震安装角度和软硬的问题,有疑问的可以来看看

[复制链接]

24万

主题

442万

回帖

323

金币

版主

注册时间:2021-3-11

在线时间:9 小时

发表于 2016-12-1 01:37:31 | 显示全部楼层
myjun805770 发表于 2016-11-20 10:05
但是想问一下,为了改软,减震角度太斜,能斜多大角度,会不会有危险?

同问,现在原来10寸轮胎换了12寸轮胎了,原来32CM孔距后减想换36CM孔距后减,可行不?求解

使用道具 举报

24万

主题

442万

回帖

323

金币

版主

注册时间:2021-3-11

在线时间:9 小时

发表于 2017-12-8 19:55:30 | 显示全部楼层
好贴!顶楼主一个!!!

使用道具 举报

24万

主题

442万

回帖

323

金币

版主

注册时间:2021-3-11

在线时间:9 小时

发表于 2017-12-9 19:22:40 | 显示全部楼层
确实,首要关键是先确定减震本身能够承受的最大压迫程度,别断了就好。其次,上下支点与平叉轴的距离,确实是在减震本身承受度之外又增加了考量的指标,前后移动都会改变实际减震效果。对于普通玩家来说,后双减震结构的话,无脑等边三角形即可,也就是说上下支点距离平叉轴距离相同即可,最稳妥。对于单根中部减震的话,确实需要更专业的力学分析来确定安装角度,否则很可能出现事故。

使用道具 举报

24万

主题

442万

回帖

323

金币

版主

注册时间:2021-3-11

在线时间:9 小时

发表于 2017-12-9 19:29:10 | 显示全部楼层
a27986997 发表于 2016-12-1 01:37
同问,现在原来10寸轮胎换了12寸轮胎了,原来32CM孔距后减想换36CM孔距后减,可行不?求解

完全可以,不过你最好先拿尺子比划一下,否则车子太高了也不舒服。

使用道具 举报

24万

主题

442万

回帖

323

金币

版主

注册时间:2021-3-11

在线时间:9 小时

发表于 2017-12-9 19:33:13 | 显示全部楼层
myjun805770 发表于 2016-11-20 10:05
但是想问一下,为了改软,减震角度太斜,能斜多大角度,会不会有危险?

减震角度倾斜确实能起到感觉上变软的效果,注意,是感觉上变软,严格意义上来说,实际是减震受到的力更大了。我建议,角度还是等边三角形的好,毕竟咱们都不会专业的测算力学,更何况市面上减震质量参差不齐,还是稳妥点好,别遇见个坑直接断了。。。。

使用道具 举报

24万

主题

442万

回帖

323

金币

版主

注册时间:2021-3-11

在线时间:9 小时

发表于 2017-12-9 19:35:36 | 显示全部楼层
382564751 发表于 2015-10-22 02:11
越靠近电池仓  离支点越近  那车子会越来越软的

你说的越来越软,是下支点不变,上支点靠近电池仓。假如上下支点同时靠近电池仓,其实是效果是变硬了。

使用道具 举报

24万

主题

442万

回帖

323

金币

版主

注册时间:2021-3-11

在线时间:9 小时

发表于 2017-12-9 19:42:19 | 显示全部楼层
nengyuan 发表于 2014-5-3 19:25
有个问题想讨教一下,我准备用油摩改电动,油摩为单边减震,准备还用原减震,改的时候一定要保持原来的角度吗?

角度最好就别动了,毕竟不是三两下就弄好的,至于你要是换平叉的话,那就另当别论了

使用道具 举报

24万

主题

442万

回帖

323

金币

版主

注册时间:2021-3-11

在线时间:9 小时

发表于 2018-5-27 16:26:46 | 显示全部楼层
无聊 发表于 2013-4-23 22:46
那些东西解说起来太复杂了,还是把前减震假设为理想减震更好解释后减震

404????????

使用道具 举报

24万

主题

442万

回帖

323

金币

版主

注册时间:2021-3-11

在线时间:9 小时

发表于 2018-10-23 00:21:37 | 显示全部楼层
无聊 发表于 2013-4-23 22:46
那些东西解说起来太复杂了,还是把前减震假设为理想减震更好解释后减震

力臂小 不是对减震的力小了 这不反而压缩比也小了?

使用道具 举报

24万

主题

442万

回帖

323

金币

版主

注册时间:2021-3-11

在线时间:9 小时

发表于 2018-10-24 16:04:33 | 显示全部楼层
简单做了一下受力分析和零件局部应力分析,只是改变上部弹簧的连接位置。

模型大小和载荷不用在意,只是用于对比。

·A处支点可以类似键销转动,其余方向的自由度都限制了。
·B处上端面都约束住。
·C施加一个与水平方向呈45度,斜向第二象限的力,以模拟实际行驶过程中磕到石头或者沟坎受到的载荷。


从变形大小可以判断LZ的描述是正确的,其实相当于减弱了避震的纵向刚度,这样可以明显感觉到避震变软了。


而且也减少了对下支架的拉应力,可以说对支架来说安全余量变大了。

但是连接避震与支架的螺栓受力就变恶劣了,所以如果要改动这个避震倾角,需要考虑螺栓强度。


总之,车行路上,安全第一,不要光为了舒适,耍帅,速度与激情而忽略了安全,谨慎改造。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电动车论坛

GMT+8, 2025-2-4 19:04 , Processed in 0.061264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