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主
注册时间:2021-3-11
在线时间:9 小时
|
发表于 2015-11-24 18:18:57
|
显示全部楼层
http://newidea.org.tw/pdf/P18.pdf
「艋舺」曾是台灣先民的戰艦
現在台北的「萬華」,其原住民的凱達格蘭族語音叫 Bangka,漢字寫為「艋舺」。這個舟船 名詞僅用在這裡,其他南島民族並不使用。有關「艋舺」的文獻,黃得時在《台北市志稿沿 革志》云:艋舺,今名萬華為本市最古老市街之一部......,艋舺亦作「蟒甲」、「蚊甲」或「文 甲」,原住民語為 moungar。意指獨木舟及獨木舟聚集之處,其地濱河而膏腴。按「莽葛」之 首見於文獻者,當推郁永河在康熙三十七年(l698 年)的《碑海紀遊》卷中記云:「二十七日...... 視沙間一舟,獨木鏤成,可容兩人對坐,又操一楫以渡,名曰莽葛,蓋番舟也。」郁永河曾 云:「莽葛元來是小舠,刳將獨木似浮飄。月明海澨歌如沸,如是番兒夜弄潮。」注云:番人 夫婦,乘莽葛射魚,歌聲竟夜不輟。至於蟒甲之大小及使用情形,《諸羅縣志》記述至詳,內 云:蟒甲以獨木為之,大者可容十三、四人,小者三、四人,划雙槳以濟,稍欹側即覆矣。 番善水,故雖風濤洶湧,如同兒戲,漢人鮮不驚怖者。
《六十七番社采風圖考》有云:「艋舺」,彰化水沙連社,背山環水,水廣數甲,深不可 測。番以獨木鑿其中為舟,名曰「艋舺」。劉枝萬的南投縣名勝古蹟云:蟒甲原為台北附近先 住民所用獨木舟之稱,即今萬華(舊名艋舺)名稱之由來。但水沙連平埔族稱之為 ruzu,稱所 用菱頭形木槳為 pattan。台灣原住民族之原始文化有云:獨木舟(lura)附槳(balura):將整 個獨木刳成舟,底無龍骨,前尾不尖削,艙底不平坦。無帆稱等物,只有手提小槳。此種舟 實為舟類之祖先,人類文化史上有名之物也。
又咸豐壬子(1853 年)《噶瑪蘭廳志》卷之五下:番渡水小舟名曰蟒甲。即艋舺也,一作蟒葛。其制以獨木挖空,兩邊翼以木板,用籐繫之。又無油灰可捻,水易溢入。彼則杓時時 挹之,恰受兩三人而已。上錄《台海使槎錄》和《噶瑪蘭廳志》的「蟒甲,獨木挖空,兩邊 翼以木板,以籐縛之。」以上所述均將「艋舺」當作「獨木舟」,是為一般大眾所認同之義。
但是「艋舺」由其文字偏旁的原義解
釋:舟、船也;「孟」、大也,與「猛」通;
甲是「甲冑」之意,又有稱為「蟒甲」,意
取「堅如蟒蛇之甲」。故「艋舺」的另一原
義是「有戰備的大船」,也就是戰艦。根據
《噶瑪蘭廳志》卷八,蘭陽雜詠八首:泖鼻
(入蘭洋路)有云:「鰲島斜拖象鼻長,天公
設險界重洋,噓帆兼候風南北,鉤舵時防石
顯藏,木艇按邊行當穩,單船浮海勢難狂,
梭巡樓艦終須慎,艋舺營師水一方。」上錄 詩中有「艋舺營師水一方」之句,艋舺還是「樓艦(有樓房的戰艦)」,用作戰船。「艋舺」兩 字合併為一詞,在中國古籍上並未出現。由「艋舺」一詞可知台灣原住民早期就有戰艦的存 在,可以由一六一六年日本豐田秀吉派村山等安率十三艘兵船,攻打台灣北部,企圖遠征台 灣,結果無功而返,得到證明。
上一節所述,一八0八年,從事英國人羅克比遭到裴濟人俘虜,在他的記載中,他被帶 到一艘雙連體船上,這艘船中間有一平台連接著。平台週邊設置著高達胸部的竹子製的工事, 斐濟人就躲在後面與敵人作戰。平台上設有一座樓房,情況需要時可以拆下,船上人員多達 二百人。他對這種大船的描述,與台灣古代樓艦相同。今已知裴濟人亦是由台灣遷移出去的 南島語族,可知裴濟的雙連體船應是由台灣流傳出去的「艋舺」。
由此可知,台灣「艋舺」的原意可能有兩種:一種航行於河川與湖泊的獨木舟;另一種 航行於海上有樓房的戰艦。萬華在清朝時代是商船雲集的港埠,後來就在這個大船聚集的港 埠,漢字寫成「艋舺」。年代久遠以後,原住民族在蓬萊仙島的日子好過,少用戰艦,久之「艋 舺」的原意「戰艦」漸失,後人僅將「艋舺」的意義當作「獨木舟」。因此我們似乎可以用「艋 舺」來稱呼古代從台灣遷徙出去所駕駁的船隻。
雞籠曾是台灣先民移居南島運輸工具
讓我們來思考南島語族的範圍,遍布於整個太平洋及印度洋中的二萬多個島嶼和中南、 馬來兩個半島上,散佈於地球表面約三分之二的地區。根據近年來研究的推論,他們都是在 冰河期結束後,經海面從台灣遷移出去的。而他們所用航行遠洋的運輸工具為何?值得我們 來探究。
台灣的航海竹筏,在海洋民族學(Maritime Ethnology)上佔有很重要的地位,它用插板或中央板(Center boards),和越南的竹筏用插板航行,同為亞洲唯一用中央板地區,有很 多人便主張南美帆筏起源於亞洲說。台灣航海帆筏,據傳日據時代,商人走私,帆筏能遠航 香港。近百年來台灣航海帆筏仍然有輝煌的紀錄,這些航海帆筏仍是由古代原住民所流傳下 來(註 1)。
根據口傳歷史,台灣除了有「艋舺」的「戰艦」以外,還有一種超大型的「聚落型航船」, 運送台灣的原住民族遷離台灣,到達廣袤的太平洋各島嶼,成為南島民族。這種「聚落型航 船」的凱達格蘭族語音為「雞籠(Kelang)」,和基隆的古名同。「雞籠」的原意就是「連結」, 延伸為「邦聯」,又延伸為本節的「連結的大船」。
「雞籠」是用萬隻以上大麻竹和杉木綁紮連結而成。船底是由杉木墊底,吸水後較重當 壓艙,其上才用大麻竹鋪蓋。將上層大麻竹的竹節鑽通當作儲水用,每一大麻竹的儲水量可 以供給一人三十天的用量。大麻竹上鋪一層棕簑,再覆蓋土壤,種植稻米、青菜或其他植物, 可以生產生活所需用品。在船中央豎罟層、拉帆布,作為航行平台,架上風帆,以操縱航向, 即可航行於大海中。在平台上四週蓋房屋,可居住數百人,船內有武裝配備。「雞籠」是聚落 型航海運輸的海上船屋,其前後均有兩艘「艋舺」保護,可以環繞地球,當作移民之運輸工 具。到達適當島嶼全部上岸後,將整艘船的大麻竹和杉木解下,建造大批住屋,形成一個聚 落,因此「雞籠」稱為「聚落型航船」。
長江的「木排」(或「木簰」)是世界聞名的;它是一個浮村,上住有一百至一百五十人。 此排由一萬至一萬五千根圓木幹綁紮而成。圓木幹長度約二、三十尺長(每尺約三十五公分), 並在筏面鋪上成千塊,長度約十至十二尺,寬二十四至二十七寸,厚約三、四 寸之板條作為 甲板。每段筏體絕無相同,各段端皆以堅挺之竹纜繫結相連;組成的木筏斷面,呈筏面較筏 底寬。邊舷及筏底,崎嶇不平又縫隙不絕,無法對稱及平順。木排長度達兩百至三百公尺, 闊約三十公尺。其槳、櫓概與底齊,木椗長七尺。各筏連結若高低不同,則建以平臺階。主 要航行工具有船首一座十二至十四尺高之絞車輪盤,以及纜索和浮錨。排的兩旁有五或六隻 三板船,用以運錨。排上建有兩排房屋,中間空出一條街道。在排的一端堆土成菜圃,以種 蔬菜。長江木排並非一水運工具,本身是運輸木料,順水而下,只耍到達目的地後,將船體 解散,便算達成了任務(註 1)。這個長江的木排是近百年來的運輸工具,其概念可能也是來 自古代台灣原住民的聚落型航船──「雞籠」。
根據《中國船譜》云:「木排、竹排(竹簰)由多根樹幹或竹竿綑紮一起而成,沿江河順水 漂流而下,用來從上游往下游運送東西。木、竹排用的材料自身往往就是被運送的原材料。」 此云「長江木排」之類的浮筏。又云:「木排、竹排配上槳、櫓、篙,有的架上風帆,發展成 各種各樣的筏。這種筏可以控制方向,不再隨水漂流;有些筏,如帆筏,還可利用風力作遠 端航行。有人認為古越人在四千年前就乘帆筏,東經台灣越過太平洋波里尼西亞等群島,抵 達美洲。」(註 2)
這些敘述與台灣原住民早期所使用的「雞籠」相同。現在已有證據顯示美洲原住民一部 分來自波里尼西亞,然而波里尼西亞人被證實來自台灣。由此可知,木排前身的「雞籠」才 是台灣的姆人移居包括波里尼西亞的南島民族之運輸航船。
現在中南半島的越南和泰國,在河濱或海邊的淺水處,蓋有木材連結成為水上的房屋, 亦稱為「雞籠」。日月潭畔屬於平埔族的邵族,古代曾於潭水上鋪設木材,在其上覆土種水稻, 叫做「浮田」,清朝以前的文獻就有記載。現代仍在水面上鋪設大面積木板,而在其上從事各 項活動,例如祭祖。這些設施,可以證明引用台灣原住民「雞籠」之原理。
因此,我們可以用「雞籠」來稱呼古代從台灣遷徙出去的南島語族所駕駁的「海上運輸 型船屋」。有了「雞籠」,才有南島民族的擴散。根據口傳歷史,古代在社寮島(今和平島)經 常有一批批的「雞籠」蓄勢待發,前往南洋;社寮島古代亦稱為「雞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