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主
注册时间:2021-3-11
在线时间:9 小时
|
发表于 2015-11-22 10:23:50
|
显示全部楼层
東周時期絲綢在中國域外的發現,巴澤雷克古墓並非孤 立的例子,絲綢至少在殷商時期即已傳至中亞。在大夏地區 (Bactria)北部及烏茲別克,都分別發現了公元前2000年和 前1600年的絲綢。20在德國境內所發現的一座凱爾特人 (Celts)古墓中,也發現了來自中國的絲綢刺繡,該墓的年 代被斷定在公元前550年。21另外在天山東部的阿拉溝墓葬 中,亦出土了中國的漆盤與繡絹,該墓葬的年代約當戰國至 西漢時期。22上述這些域外出土中國器物已表明至少自殷商時期開始,中國內地與古代的南西伯利亞地區,甚至更遠的 中亞及歐洲,已經發生了某種程度的文化接觸。
二、巴澤雷克文化與中原及鄰近地區的文化互動
有關南西伯利亞與古代中國間的文化關係,學界先前已 有不少討論,特別是卡拉蘇克(Karasuk)文化與中國文化之 間的文化聯繫,長期以來都是學界所關注的焦點。卡拉蘇克 文化的銅鏡、彎刀、短劍、錛,弓形器飾等青銅器及其動物 紋飾,因與外貝加爾、蒙古、中國北方及伏爾加河流的某些 器物十分相似,因之對於何者起源較早及相互影響的主從問 題,一直廣為東西方學界所討論。23吉謝列夫認為,米努辛 斯克(Minusinsk)盆地典型的卡拉蘇克器物中有東南方中國北 部居民帶來的器物,而他將這些文化接觸與丁零人做一聯 繫,認為早在公元前18-17世紀,當商朝國家在黃河流域形成 的時候,丁零人便開始被排擠到北方,不斷地戰爭迫使他們北遷,進而在南西伯利亞形成了卡拉蘇克文化24,而丁零有 不少學者認為是與先秦的「狄」有直接關係的。25
在寶雞渭河南岸茹家庄墓地的一號車馬坑中(年代約在 西周昭、穆王之際),出土了一塊青銅軏飾,軏飾的正面是 一大獸頭,獸頭背後蹲伏一小人,小人面龐寬短,身著短 褲、束寬腰帶、紋身、長髮披後髮式是判別民族的一項重要指標27,孔子就曾稱讚過管 仲說:「微管仲,吾其被髮左衽矣」28。披髮是當時戎、夷 等民族的特徵,《禮記‧王制篇》曾載:
中國戎夷五方之民,皆有性也,不可推移。東方曰 夷, 被髮文身,有不火食者矣。......西方曰戎,被髮 衣皮,有不粒食者矣。29
但戎的披髮似乎最令人印象深刻,《左傳‧僖公二十二年》 曾記載:「辛有適伊川,見被髮而祭於野者,曰:不及百 年,此其戎乎!」30依其髮式來判斷,此類披髮的人物形象 極可能與戎族有關,要說明此人像與戎族有關,尚有另一證 據。在此青銅軏飾人像的背後,刻有明顯的刺青,主題為兩 隻相背回首的小鹿,《史記‧周本紀》曾提及:「而穆王伐 犬戎,得四白狼四白鹿以歸。」31劉敦愿曾根據茹家庄的?a href="/home.php?mod=space&uid=158166" target="_blank">@ 件青銅軏飾指出,此處所指的四白狼四白鹿,很可能指的是 當時俘虜了八個分別以狼和鹿為圖騰的犬戎部落。32可見在 西周時,中國西北方曾存在著一些以鹿為圖騰的部落33。而 這個推測,也可以在巴澤雷克古墓的發現中得到旁證。鹿在古代北方游牧民族中有重要的地位,也是草原藝術 常見的母題34,斯基泰人的族名即疑與鹿有關。斯基泰人 (Scythians)被古代的波斯人稱為Saka35,而這個民族在《漢 書》中被稱為「塞種」36,該民族在上古時期曾活躍於中國 之西北。37關於Saka一詞之詞源,學界多認為其源自伊朗語,而該詞之語義有學者正主張其為「鹿」之意。38在巴澤 雷克二號墓葬中,曾發掘出一位古代游牧部落首領的木乃 伊,由於長期封凍的結果,整個屍身保存得相當完好,甚至 連皮膚上的刺青都還鮮明可辨,而鹿正是這位首領身上刺青 圖案的主要母題(圖7)。39鹿是北方歐亞草原民族長期以來 的圖騰信仰,草原民族經常將鹿,特別是麋鹿作為其藝術的 母題。譬如自青銅時代開始,歐亞草原東部即有在墳前豎立 所謂「鹿石」(Deer Stone)的習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