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主
注册时间:2021-3-11
在线时间:9 小时
|
发表于 2015-12-5 19:04:53
|
显示全部楼层
四、近來臺灣及其周邊地區考古的新發現
近年來,在臺灣及其周邊中國大陸東􏰀和菲律賓一帶,若干考古的新發現,對􏰀島語 族起源和擴散問題,具有很重要的意涵。
(一)臺灣地區
近年來,臺灣地區的考古,由於參與甚多文化資產保存的遺址調查和搶救發掘工作, 以致於有不少新的發現(4)。其中有三項,與􏰀島語族起源和擴散問題有關,較受矚目。其一 是大坌坑文化的新發現,其二是澎湖七美島史前石器製造場的發現,其三是與現在臺灣原 住民可直接連結遺址的發現。
1. 大坌坑文化的新發現 臺􏰀科學工業園區考古遺址搶救工作(5),在􏰀關里和􏰀關里東兩處遺址發現了大坌坑文
化的遺存。􏰀關里遺址位於現今􏰀科奇美電子 LCM 廠地下,面積在 3 公頃左右,地層中共 見有上下二個內容相似的堆積層,埋藏深度分別約在海拔-1.1 及-1.6 公尺左右,距現在地表 約 6-7 公尺。􏰀關里東遺址則位於園區水 1 及公 14 用地下, 面積約 5 公頃,地層中則見有 3 層內容相似的文化堆積層,埋藏深度分別約在海拔 0.5、0.1 及-0.3 公尺左右,距現在地表 約 6 公尺。兩遺址所測得定的 C-14 年代大致在 4200~4800 年間,樹輪校正最早可達距今 5000 年前,應屬於大坌坑文化的晚期。
這兩處遺址出土大量遺物和遺跡。遺物包括陶器、石器和骨、角、牙、貝器等文化遺 物,以及動物、魚貝類和植物種子等生態遺物。陶器中除少數陶紡輪,都是容器和器蓋。 陶容器按顏色和質地可分為三類。第一類以暗褐色夾砂陶為主, 坯體羼和石英、貝屑和火 成岩屑,器型主要為短矮口緣球體圜底罐及折肩角轉平底罐,自頸折以下通體飾繩紋,部 份在頸折下方另施加一圈貝印紋,口緣內側偶施直條紋紅彩。第二類為紅褐色泥質陶,外表常抹光滑的陶衣。器型有罐、瓶、缽、豆、蓋等;罐形多鼓腹圜底,口緣及肩折上方多 飾以彩繪及刻劃紋裝飾,肩折以下飾以繩紋;豆則由帶有水平口緣的盆及帶有鏤孔的圈足 組合構成,盆體多飾繩紋,常見肩折。第三類則為淡褐色泥質陶,器型主要為鼓腹罐或釜 形罐,通體或肩折下飾繩紋,少見施加劃紋者。
石器種類有打製或磨製的石斧、石鋤、石錛、石鑿、石刀、石鏃、石打棒和石網墜 等。大多數石斧、石鋤、石錛、石鑿是選用來自澎湖的橄欖石玄武岩製作而成;少數石 錛、石鑿是以來自東部的玄武岩質安山岩、安山岩及玉石製成;至於石鏃,是以板岩和頁 岩為材料,網墜則以砂岩打製而成。 在骨角貝牙器中,以大量貝刀,最具特色,是取用雲 母蛤(Placuna placeta)等外形較為扁平的貝殼
生態遺物,非常豐富而多樣,其中貝殼數量最多,主要是生長於河口或潮間帶之牡 螭、蜆類、魁蛤、簾蛤、海蜷等以及部分來自淡水的田螺。除此之外,還有鯊鮫、鋸鱝、 魟魚、各類硬骨魚類、龜、鼈、蛇等爬蟲類,以及豬、鹿、犬、鼠等哺乳類之骨骸。其中 完整犬類的骨架,反映當時部份的犬隻是被人類所豢養。在植物遺留方面,發現的種子 中,以碳化的稻米和小米數量最多,顯示這兩種作物顯然是當時人類的主要作物和食糧。 除此之外,苦楝與豆科等植物的遺留也甚多。
在遺跡方面,出土具有規律性分布之柱洞遺存,可據以推測當時居民所住的可能是干 欄式的房屋;同時根據柱洞和貝塚之空間分布,也可推測當時聚落的區塊格局。此外,從 遺址所存在的地層堆積狀況,也可推知當時的聚落是位居濱海之沙丘環境。此外發現了為 數甚多的墓葬,一般皆位於聚落內,成集叢分布,以仰身直肢為主要葬式,但是也見屈肢 的葬式。葬具有木質棺木,部分並放置陶容器,貝珠、貝環、貝項鍊和貝耳飾等身體裝飾 品作為陪葬品。有的墓葬死者的口鼻,覆以雙孔貝,似乎反映一種特殊的葬習和宗教觀 念。這些遺跡,結合其他生活形態的證據,顯示當時的人類可能已經有了比較定居的聚 落。 此外,墓葬中人類骨骸,也顯示當時人類有拔牙(上顎左右之側門齒及犬齒)和馘首 的習俗。
上述這些大坌坑文化的新發現,不但大大地豐富了我們對於大坌坑文化內涵的瞭解, 更重要的是其中所蘊含的一些新線索,可以幫助我們更清楚地找到個文化的來源地。
2. 澎湖七美島史前石器製造場的發現 臺灣西􏰀部的新石器時代遺址中,出土大量的橄欖石玄武岩石器,而關於這些石器的
石材來源,國分直一(1940)早已推測是來自於澎湖群島。但是關於確切的石材採集地 點,並不清楚。直到最近澎湖七美島上發現了史前石器製造場遺址,這個問題才得以解 決。
筆者於 1983 年在澎湖七美島發現了􏰀港遺址並作了試掘,當時即推測此為一處石器製 造場遺址(Tsang 1992),但受限於經費和時間,未能進一步研究。2000 年 5 月臧振華與夏 威夷大學考古學家 Barry Rolett 和中央研究院地球科學研究所研究員葉學文博士等人前往七 美􏰀港遺址採集玄武岩石器標本和玄武岩地質標本,準備作 X 射線螢光分析,以找尋臺灣和澎湖所發現玄武岩石器的礦源時,又在七美島上發現了東湖和西北灣兩處石器製造場遺 址。這些石器製造場遺址規模龐大,暴露大量石器的原料、廢料、成品和工具,在臺灣尚 屬首次發現,甚為珍貴。(臧振華、洪曉純 2001)
2002-2003 及 2005 年筆者在國科會及澎湖縣之支持下,又分別在七美島的􏰀港遺 址進行了發掘,出土大量陶片、石器及製造石器所產生的廢料,以及貝殼,魚和獸骨。所 發現的遺跡主要是墓葬。這些發現說明􏰀港遺址是一處史前以製造石器為主要目標的產業 聚落。從地層及所?a href="/home.php?mod=space&uid=175941" target="_blank">@得的 C-14 年代估計,這個遺址的佔居時期,大約從澎湖菓葉期末期開 始到鎖港期末期,即在 4500-3600 BP 之間。(臧振華、潘怡仲 2005)
七美島玄武岩石器製造場是在臺灣地區所發現年代最早的石器製造場,也是最大規模 的石器製造場。不但第一次提供完整而具體的證據,可據以復原臺灣史前時代石器之製造 技術,而且透過岩石礦物成分之分析比對,證明臺灣西􏰀部所發現的史前玄武岩石器都是 來自澎湖群島,提供了臺灣和澎湖之間史前時代交易之具體證據,但是更有義意的是: 這個 發現透露了四千多年前,人類已經具有為開採自然資源而進行遠距離海上航行和交易的能 力,對􏰀島語族的擴散問題有重要的意涵。
3. 與現在臺灣原住民可能連結遺址的發現 現在臺灣原住民的歷史被認為可以上溯到史前時代,不過個別原住民族群與個別考古
文化之間的連結,始終缺乏較為清楚的資料。雖然,如前所述,Ferrell 曾將臺灣的幾個主要 原住民族群與個別的史前文化作了連結,但是其證據缺乏說服力。以後,考古學家依據器 物形制的相似性、分布區域的重疊性和時代上的接近性,推測臺灣一些鐵器文化的主人, 有可能即是今日臺灣原住民某些族群最近的祖先。例如,有考古學家認為十三行文化與平 埔族之一的凱達格蘭族有密切的關連性,他們所依靠的主要證據,除了時代上的接近,兩 者的陶器都以方格印紋為特徵,而且活動區域都是在臺灣北部海岸一帶。近來亦有學者從 語言或人體形態上進行研究,企圖作更充份的􏰃證。其他如分布於臺灣西􏰀部的蔦松文化 與西拉雅族的關連,和分布於花東海岸一帶的靜浦文化與阿美族的關連,也都是基於類似 的證據。但是,嚴格的講,這些證據都還值得商榷。考量幾個世紀以來,臺灣原住民族聚 落遷徙的頻繁和文化變遷的快速,有關考古文化和現存族群連接,還需要有更堅強而直接 的證據。近年來一些年代較晚遺址的發掘,如臺􏰀􏰀科大道公遺址(臧振華等 2006)、宜 蘭淇武蘭遺址(陳有貝 2005,2005)、臺東舊香蘭遺址(李坤修 2006)、臺東僅那鹿角遺 址(李坤修 2005)、臺中􏰀勢坑遺址(屈慧麗 2004)及臺中鹿寮(何傳坤、劉克竑編 2005)等,都發現了與現存原住民族群可能連結的具體證據。下面僅就大道公、淇武蘭與 舊香蘭三處遺址略作介紹。
(1)􏰀科園區所發現的西拉雅文化與西拉雅族的連結
臺􏰀平原一帶是平埔族西拉雅族的主要活動地帶,但是過去除了文獻和民族誌紀錄, 還沒有發現具體的考古資料。􏰀科的考古工作在大道公遺址發現了密集的西拉雅文化遺 留。該址面積約 3 公頃,位於􏰀科園區大洲排水溝接近􏰀 134 道路附近與學者所推測新港社 之位置接近,故疑為新港社的遺留。出土遺物有:類似蔦松文化的紅褐色帶繫圜底陶容
器、陶支腳、骨角器、鐵器、玻璃器,瑪瑙豬,以及白瓷器、青花瓷器和醬釉硬陶等。C- 14 年代在距今 300-500 年之間。(臧振華等 2006)
(2)淇武蘭遺址與噶瑪蘭族的連結
2001 年 6 月,宜蘭「礁溪鄉得子口溪第六期治理工程」施工人員,在二龍村淇武蘭河 新建閘門附近,挖出許多人獸骨骸、陶瓷器物、房屋結構等,經考證文獻資料,「淇武 蘭」是蘭陽平原上史有可稽的噶瑪蘭人舊社。宜蘭縣委託臺灣大學進行了搶救發掘, 出土遺物的文化層分為上、下二層。下文化層在海平面下 1.2~1.5 公尺出土的夾砂陶,年代 在 1300 至 800 年之間, 而上層則在海平面上下 20~30 公分,年代距今 500 至 100 年之 間。主要的發現包括:
A. 上下層都出土木柱遺留,以上文化層較多,成規則性的排列方式,顯示干欄式的建 築形式。
B. 所發現的墓葬,上下層有異。上層墓多為蹲距葬,部分為側身屈肢,更少為仰身直 肢葬姿;在葬儀方面,多為一次葬,少數則有二次葬的情況。葬具為木棺或草席, 墓葬多有陪葬品,有幾何印紋的陶罐、瑪瑙珠和玻璃等。下層葬姿似不一致,多二 次葬,隨葬品宜陶器為主,葬具主要為石板。
C. 文化遺物有陶器、瓷器、石器、木器、貝器、骨器、金屬器,以及玻璃與瑪瑙飾 物。陶器包括三種類別,第一類為陶質較軟,素面或帶方格印紋的陶器。第二類為 典型的幾何硬紋陶,陶器薄而質地堅硬。第三類為帶釉之硬陶;其中第一類主要出 現在下文化層。
淇武蘭遺址最重要意義之一是:可確認遺址之所在為歷史文獻中所記載的平埔族噶瑪 蘭民族舊社遺址,同時將噶瑪蘭族在宜蘭之歷史上推到 1300 年以前。(陳有貝 2005)
(3) 舊香蘭遺址與排灣族的可能連結
近年來在東海岸發現了一個新的考古文化,其陶器類似卑􏰀文化,但其把手呈現獨特 之三角形,同時陶器之紋飾係以刺點紋所構成的幾何形帶狀花紋。具有這樣特徵的遺址主 要出現在臺東卑􏰀大溪以􏰀之面海山坡上,包括初鹿遺址、三和遺址、老番社遺址、射瑪 干遺址及山棕寮遺址,在卑􏰀遺址也出現了具有此一特徵之文化層,並一併出土鐵器及玻 璃珠等遺留。證明已進入鐵器時代,年代在 2310-1980 之間。學者將之從新石器時代的「卑 􏰀文化三和類型」,改稱為「三和文化」。(葉美珍 1999、李坤修 2002)
近來位於太麻里海濱之舊香蘭遺址因受杜鵑颱風之海浪侵蝕,暴露出文化層。考古學 者進行了搶救發掘,出土了相當豐富,年代在 2300-1200 年前之間「三和文化」之考古資 料。在遺物方面包括:陶器、石器、石模具,金屬器、玻璃器、骨角器及一些生態遺物。 遺跡主要是石板棺,其結構與卑􏰀遺址所出土的有相似之處,亦有相異性。
此一遺址最大的意義之一,如李坤修(2006)所言:
舊香蘭遺址的出土物中,石板棺、石器及陶器的特徵充分顯示這遺址承續了 新石器時代卑南文化的血脈、而百步蛇、琉璃珠、模具青銅器等要素的出 現,凸顯了它與原住民文化的直接關連,因此,舊香蘭遺址毫無疑問的就是 扮演臺灣史前文化與原住民文化之間所謂的「失落的環節」的角色。卑南文 化的去處與原住民文化的起源問題,似乎在這遺址上找到了答案。」其中最 具有意義的發現之一是:在陶器和石器上出現了百步蛇之紋飾,與今日排灣 族所常用之百步蛇紋飾,甚為相似,顯示該文化與排灣族之間的可能關連 性。(頁 42)
(二)中國東􏰀􏰀􏰀􏰀沿海地區
中國東􏰀沿海地區的考古在中國一向是比較落後的地區,考古報告貧乏。但是近一、 二十年以來,這種現象已經有改善的趨勢。最明顯的發展就是各個新文化的大量發現和區 域性文化發展序列的確立。以閩粵沿海地區為例,1960 年代在福建省所首先發現的「曇石 山文化」, 於 1978 年以後, 又進行了數個遺址的大規模發掘,不僅豐富了「曇石山文 化」的內容,而且對該文化的內涵、特徵、年代、分佈地域及其文化性質等都有了更進一 步的認識,從而使「曇石山文化」的考古研究步入了一個新階段(福建省博物館 1983)。 而 1980 年代以後,先後又調查和發掘了若干重要的新石器時代遺址,如平潭殼丘頭(福建 省博物館 1991),閩侯庄邊山(福建省博物館 1998)、霞浦黃瓜山(福建省博物館 1994)、東山大帽山(福建博物院 2003)等,更豐富了福建地區新石器時代文化的內涵, 建立起從殼丘頭到曇石山下文化層、曇石山文化、黃瓜山、黃土崙文化的發展序列(林公 務 2005)。此外,在接近福建海岸的金門與馬祖也都有了新的考古發現。金門的金龜山遺 址已經過數次發掘,出土兩個文化層,上層年代距今約 7320-7200 年前,下層約 8980-8600 年前,都早於閩臺兩岸新石器遺址迄今所知的年代,其文化類緣關係也還不清楚(陳維鈞 2005)。馬祖熾坪隴遺址經過了一次試掘,兩次發掘,出土遺物有石器、陶器、貝殼及動 物骨骼。遺址包含了一個以上的文化層,年代在距今 6000 到 4000 年之間。發掘者認為其文 化類緣可能與福建殼丘頭遺址和曇石山下層相類,但仍存在差異。(游桂香 2005,王花弟 2005)
在廣東海岸地區,1970 年代之後所發現新石器時代遺址中,依數量、規模和內涵之豐 富性來看,以珠江三角洲地區為最。迄今在環珠江口兩側及其島嶼上所發現的史前遺址 (包含沙丘遺址和貝丘遺址),為數超過百處,其中有不少是經過了考古發掘,較重要者 有深圳的大黃沙、咸頭嶺和大梅沙,珠海的東澳灣和後沙灣,香港的東灣仔、深灣、大 灣、白芒和西貢沙下。依據商志香覃(商志香覃等 2000,2006)的分析,珠江口的史前沙丘遺 址,不僅在地理分布上有共同性,在文化內涵上,亦有共同的特徵。
陶器方面的特徵包括1)以夾砂陶為主,泥質陶僅佔少數。(2)一般採用手製。 (3)器類有釜、罐、缽、碗、盤、器座等,以圜底器為主流;陶盤帶彩,為直口圓唇圜 底,下附圈足,有波浪紋和鏤孔。(4)陶釜、罐的形制多為敞口折沿圜底。(5)陶器紋 飾以繩紋和劃紋為主。(6)彩繪紋圖案以幾何圖案為主。石器的特徵為1)有磨製石 器、打製石器,也有一定比例之石片。(2)斧、錛多有發現,為通體或局部磨光,可分長身和短身梯形兩類。(3)有段或有肩的斧錛數量不多,但普遍存在。(4)礪石多,可分 為平礪石和帶溝礪石。(5)網墜為橢圓形,腰部凹入。
在聚落型態方面,所有的遺址都位於海岸、島嶼的沙堤或沙洲上,前面是大片沙灘, 背後是低丘,或山坡,海拔一般約 7~10 公尺,離海岸線幾十公尺到上百公尺不等,附近有 小溪或小河入海。從部落的佈局來看,當時的住屋可能是干欄式房屋,分佈雜亂,灶坑無 特定形狀,用石塊或鵝卵石堆砌而成。文化層不厚,且呈現斷續之堆積,推測屬於濱海而 分散的季節性聚落。在生業型態方面,由於珠江口地區有溫暖濕潤的氣候和豐富多樣的海 陸資源,故當時人類以漁獵為主要的經濟來源,農業不發達。
關於這些遺址的年代,據商志香覃認為珠江三角洲地區遺址的年代,應與珠江三角洲地 貌發育的年代大致相近,都在距今 6000 年以內。北京大學考古學系珠江三角洲史前遺址調 查組(2000)將該地所發現的史前遺址以距今 4000 年前為界,分為兩大期:
早期遺存的上限可達距今 6000 年乃至更早一點,遺存中多夾砂繩紋陶器,不 見幾何印紋陶,但在比較早的階段有彩陶和白陶。晚期遺存以曲折紋、雲雷 紋等幾何印紋陶器為特徵,下限可抵距今 3000 年左右。(頁 398)
至於更􏰀方的廣西􏰀部北部灣沿海及雷州半島和海􏰀島一帶,近年來也有不少新的考 古工作。環北部灣沿岸共發現 125 處遺址,雷州半島 20 餘處,海􏰀島 200 餘處,其中包含 新石器時代早期的河旁臺地貝丘和海濱貝丘,新石器中期的濱海沙丘,及新石器晚期的大 石鏟文化遺址。其中新石器中期的濱海沙丘遺址,都分布在濱海的沙丘,年代約距今 6000- 5000 年前,出土陶器以手製夾砂粗陶為主,器形有圜底釜、平底罐、圈足碗、缽、紡輪和 網墜等。表面磨光有紅色陶衣、繩紋和劃紋等裝飾,不見印紋。石器以梯形磨製石斧、石 錛和礪石為主,也有少量有肩石斧。此內涵與兩廣同時期遺址的關係十分密切。(廖國一 2006)
(三)菲律賓地區
菲律賓的考古工作主要始於 1943 年 Beyer 在菲律賓呂宋島發現更新世晚期之石器 (Solheim 1969)。1950 年代以後,一些西方學者開始在菲律賓進行比較有系統的工作,包 括:Solheim(1960)於 1950-1954 年間,在菲律賓開始進行有系統的甕棺葬調查; Robert Fox(1959,1970)在呂宋島 Batangas 省 Calatagan 遺址所進行的長期發掘,及在菲律賓巴 拉望島西岸 Quezon 市附近的石灰岩洞穴所進行的調查和發掘;美國密西根大學的 Karl Hutterer(1982)於 1970 年在菲律賓所進行的研究計畫;美國愛荷華大學的 Richard Shutler (1979)在菲律賓呂宋島的 Liwan Plan 進行考古調查。除了以上這些主要由西方人所進行 的考古工作,菲律賓的考古工作屈指可數。
1970 年代以後,在最接近臺灣的呂宋島,開始有了較多的考古工作。1971 年菲律賓國 立博物館在 Cagayan 河谷下游東岸 Lal-lo 之 Magapit 發現並試掘了一處新石器時代的貝塚遺 址,出土帶有印紋和劃紋的陶器。在當時,這些陶器對菲律賓新石器文化,及其與臺灣和 華􏰀的關係被認為是極具意義的(Fox 1971)。1972 年,菲律賓博物館的考古人員繼續對 Magapit 貝塚進行發掘,出土磨製石錛、頁岩石珠、土質飾物、陶紡輪和陶片。成為菲律賓第一個正式發掘的新石器時代的露天居住遺址,其在菲律賓文化史上的意義,及其與其它 地區的關係,引起考古學者持續的注意(Cabvarilla 1972)。
1976 年至 1977 年菲律賓博物館在距 Liwan Plain 約 15 公里的 Penãblanca 石灰岩區進行 洞穴遺址的調查,發現了洞穴和岩蔭遺址 97 處,並發掘了其中 8 處。其目的是要了解該地 區舊石器文化的時空架構。Ronquillo(1981)對 Rabel Cave 發掘出土石片器的技術分析?a href="/home.php?mod=space&uid=158166" target="_blank">@ 示,此類石器延續的時間甚長,而該洞穴的 C-14 年代大約從 4200 至 2900 BP。
1977 年, Barbara Thiel 也至 Cagayan 河谷進行考古研究,在 Penãblanca 石灰岩洞穴地 區發掘了 Aku 和 Musang 兩處洞穴,並在 Cagayan 下游北岸的 Lal-lo 發掘了一處貝塚。Aku 是一處墓葬遺址,出土包含甕棺葬在內的六種二次葬,伴隨出土陶器、珠子、耳飾、貝 環、石片器、樹皮布打棒和紡輪。C-14 年代在 6500 至 2900 BP 之間。Musang 洞包含兩個 文化層,第一層包含打製石片器、貝殼和獸骨。C-14 年代是在 11150 至 9000 BP 之間。第 二層出土物除了第一層相同的東西之外,還出土陶器、人骨、珠飾和黃銅。C-14 年代顯示 此文化層開始於 5200 至 4000 BP 之間。Lal-lo 遺址有很厚的貝塚堆積,但其中文化堆內涵 無甚變化,獲得兩個 C-14 年代,較早的是 3790+/-100 BP,較晚的是 390+/-110 BP(都經校 正),代表此遺址至少延續了 3,400 年。出土物主要是陶器,以紅褐色陶為主,但也有灰黑 陶,紋飾以圓圈、刺點和刻劃紋為主,發掘者認為可能受到臺灣圓山文化的影響(Thiel 1986,1987,1988,1989)。
此後數年,Cagayan 河谷並沒有主要的考古工作,直到 1986 年,日本上智大學亞洲文 化研究所開始與菲律賓國立博物館合作進行「Lal-lo 考古計畫」,由小川英文(Hidefumi Ogawa)、青柳洋治(Yoji Aoyai)、田中和彥(Kazuhiko Tanaka)和 Melchor L. Aguilera 等在 Cagayan 河谷下游 Aparri、Camalaniugan 和 Lal-lo 一帶進行考古調查和發掘,其目的是 要弄清楚 Cagayan 河谷下游史前文化的年代學(Aoyai, et al. 1993, Ogawa, et al. 1996)。
綜合以上所述,有關 Cagayan 河谷的考古工作始自 1970 年代初,迄今雖有數個考古研 究計畫在此進行了一些工作,也發現或發掘了從舊石器以至金屬器時代的少數遺址,但是 在地區的文化年代學方面,迄今也還缺乏一個較為清楚的區域性面貌;而有關史前文化的 類緣、變遷和生活方式等課題,也還有待更多的研究。
1996 年-2001 年間,筆者和菲律賓博物館副研究員 Rey A. Santiago 所共同主持的呂宋島 北海岸地帶的考古工作(6), 在呂宋島北海岸 Cagayan 河下游河谷、Abulug 河下游河谷,以 及 Aparri 和 Laoag 之間的海岸平原階地進行考古調查,共調查和發現了 97 處考古遺址和地 點(Cagayan 52 處,Abulug 45 處),並進行了 Muguel Supnet 和 Leodivico Capina 兩處遺址 的試掘及 Nagsabalan 遺址的發掘。依據這些調查所獲得的文化遺物、地層堆積層位和 C-14 年代的測定數據,初步建立起呂宋島北海岸四個群史前文化遺址群: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