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主
注册时间:2021-3-11
在线时间:9 小时
|
eabs功能在电动车上是个仅次于正常电机驱动(正转或倒转)的功能,它的意义很大。下面我谈下自己的看法,肯定有错误的地方。希望大家一起讨论。并且我也有些认识不足的地方,会提出问题,希望能得到指点。
电动车起步效率低,消耗很大电能,尤其是高速电机起步消耗电流和电能更大,当电机在高速下需要减速或刹车时,如果没有eabs,这个高速的动能全部转化成刹车片的热能消耗掉,非常浪费,尤其是市区频繁刹车,严重影响电动车的续航。
所以有的车友在车子需要减速时不舍得提前减速,希望前面路况等车子到时变好再直接加速(这样会省电),问题是这样带来了安全隐患,有时到跟前的急刹都来不及,所以从安全上来说,还是需要提前减速的。但又不想浪费高速时车子的动能,怎么办呢。对电动车来讲,当然是启动eabs,把很大部分动能转化成电能反充给电池。
eabs是电动车的天然优势(普通的内燃机想用也没法用),从电动汽车角度考虑,商家只要注重市区巡航里程的,无不想尽办法提高eabs的刹车效能,把尽量多的制动动能转化成电能反充给电池。
eabs优点:刹车反充电(减少制动时动能浪费),制动平稳防抱死,降低刹车片磨损甚至可以完全抛弃普通机械刹车。
缺点:eabs本身没缺点,唯一的缺点是对控制器的功率器件(mos或igbt)造成挑战。
我心目中理想的eabs:刹车力度可调,制动迅速,反充电效率高。
普通2轮电动车上的eabs:刹车力度不可调,并且一般刹车力度小,尤其是低速下。这样的结果当然是不能迅速制动。所以用户体验不太好(当然是比没有eabs控制器的好很多)。
需要讨论问题:1 普通eabs刹车为啥制动力弱,尤其是低速下
2 eabs的反充电效率和哪些因素有关
3 eabs的改善方法
我试着自己的理解:1,普通的电子刹车一种是以前的那种把下臂完全打开(不进行pwm控制),这样刹车力度最大,并且一直很大,但是没任何反充电效果。动能全转变成电机绕组内阻发热(当然还有控制器mos管和线路损耗,占比小,在此忽略)。还有一种是目前常用方法,pwm控制下臂,但是为啥刹车力度小呢,我想原因应该是厂家把最大占空比给限制了,目的可能只有一个就是怕控制器下臂mos烧掉。所以所谓的柔性刹车我认为有忽悠的成分,因为刹车力度大了控制器会坏可能是最根本原因。不得已才搞柔性刹车,并且成了卖点(在此如果有得罪控制器设计行业的朋友先道歉,也许我理解的是不对的,更希望能来指正讨论)。
2,当下臂完全打开(pwm是100%)时,刹车力度最大,eabs反充电效率为0. eabs制动时,电机就是变压器,和控制器一起可以看做开关电源,所以效率的评价可以按照开关电源原理来猜想。可能在50%占空比左右反充电效率比较高。
3,eabs的改善,我觉得理想情况是恒流制动,这样保持恒定的制动力矩,车子减速为线性减速。(就像加速时控制电机相线电流恒定,这样加速为线性加速一样),并且根据用户需要,制动电流可调(就是刹车制动力矩可调),这样就做到了车速高低制动力矩一样,不会车速低时制动力很小或基本没制动力矩了(当然我之前说了,这样肯定对mos管带来了挑战,我在此不讨论mos管的问题,那是控制器设计人员该考虑的问题)。做到这些,基本就可以把电机轮的机械刹车给去掉了(即使不去掉平时也用不到它或只起辅助作用。目前的情况相反,eabs往往只起辅助作用)。在需要急刹车时,整车重心前移,前轮担负大部分车重,所以刹车以前轮为主,后轮eabs刹车能防抱死并且有可调的刹车力度(用户可根据自己轮胎和地面摩擦力调整eabs制动力矩,做到制动力次于抱死时的滑动摩擦力),能做到完美急刹车。
eabs对控制器的挑战(简要讨论),有eabs功能的控制器肯定要求上比没eabs的高了很多。所以同样的设计下,返修率应该会提高。或者假如一个控制器没eabs,返修率5%,有了eabs,返修率50%都有可能(不过如果真有这么高,厂家会直接去掉eabs功能)。所以目前好多高压高功率的控制器没eabs,因为如果有的话,返修率厂家可能接受不了。(凯利有eabs的也比没eabs的控制器贵点)。这里的eabs还是常规意义的柔性刹车的eabs。如果换成我说的理想中的eabs,高压高功率的可能就100%返修率了。
顺便说下,锁电机功能比eabs还容易坏控制器,所以高压高功率的基本都没有。是这个功能不好吗,应该不是,而是它更容易坏控制器。
上面说了一堆,肯定会有不同的意见,大家一起讨论。尤其是有控制器设计经验的来说下。这里面的都是我的理解,我也觉得有错误的地方,比如我不知道控制器设计人员是怎么来控制eabs的占空比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