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楼主: 搬砖道人

功率mos在电动车控制器中应用(mos,你了解多少)

[复制链接]

24万

主题

442万

回帖

323

金币

版主

注册时间:2021-3-11

在线时间:9 小时

发表于 2013-4-18 16:32:0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东海之东 于 2013-4-18 16:46 编辑

楼主说的简明扼要. 确实,如果能做好MOS管的驱动,消除或减少栅极驱动波形的密勒效应,提高开/关导通速度,加强管子散热效果,那么我们手中的控制器的实际控制负荷完全可以提高2~3倍以上.   如果控制器能选用专业的IC驱动,事半功倍! 现在好的IC 驱动,已能很好地消除弥勒效应,开/关的导通速度可以做到10~15 纳秒左右了.开关速度比简单的晶体管分立式元件(数微秒)整整提高了几个数量级!

使用道具 举报

24万

主题

442万

回帖

323

金币

版主

注册时间:2021-3-11

在线时间:9 小时

发表于 2013-4-18 16:48:10 | 显示全部楼层
9# denon3721  
你diy的好多朋友不是都提出看法了吗。大电流控制器不是那么容易做的,尤其是大管多管并联,这里面的驱动和布线要求相当高。如果盲目diy,即使不坏其实你也心理没底。另一个是目前的绝大部分控制器, ...
frh206 发表于 2013-4-18 11:56


经过几次爆控和你的指点后,现在的48管已经稳定运行差不多两个星期了,之前提到的几个问题都解决了,当然前提是行驶速度最高只到了95(液晶表爆表后就没有继续加速了),同时电流也限制在50A以内了。 看这个控制器能坚持多久,要是能挺过今年夏天那我就很满意了。

说实话速度超过100或者电流超过50a心理还真没底,担心高速行驶的时候爆控。

使用道具 举报

24万

主题

442万

回帖

323

金币

版主

注册时间:2021-3-11

在线时间:9 小时

发表于 2013-4-18 21:45:39 | 显示全部楼层
引:我们所见的一个mos管,其实内部由成千上万个小mos管并联而成(实际数量一般是上千万个,和芯片面积和工艺有关)。
-----------------------------------------------------------------------------------
这是不是意味着小封装的管并联,比一只大管的散热好?(在相同工艺的前题下)

其次我想问一下这类电机驱动类的压控管和音响功放用的压控管有什么区别吗?
按我的脑里想它们都应该是同一种东西。(生产车间里,线性好的做成各种比例放大器,线性差的工艺比较落后的生产线,做成电机驱动用的,因为后者对放大的波形没有要求,只求开关功能)

使用道具 举报

24万

主题

442万

回帖

323

金币

版主

注册时间:2021-3-11

在线时间:9 小时

发表于 2013-4-18 21:57:44 | 显示全部楼层
10# frh206 希望像傅工一样有本事的大侠多发些技术帖子,介绍几种好用的管子,

使用道具 举报

24万

主题

442万

回帖

323

金币

版主

注册时间:2021-3-11

在线时间:9 小时

发表于 2013-4-18 22:05:02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买的驱动IC就IR2010
这几天测控制器板子,发现单片机输出六路全是5V。而场管全没导通,用导线模拟霍尔信号1或0六路输出还是5V是怎么回事?

使用道具 举报

24万

主题

442万

回帖

323

金币

版主

注册时间:2021-3-11

在线时间:9 小时

发表于 2013-4-18 22:22:12 | 显示全部楼层
经过几次爆控和你的指点后,现在的48管已经稳定运行差不多两个星期了,之前提到的几个问题都解决了,当然前提是行驶速度最高只到了95(液晶表爆表后就没有继续加速了),同时电流也限制在50A以内了。 看这个控制 ...
denon3721 发表于 2013-4-18 16:48



啥 ? 48管 你做50A ?

使用道具 举报

24万

主题

442万

回帖

323

金币

版主

注册时间:2021-3-11

在线时间:9 小时

发表于 2013-4-18 22:54:57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傅兄。我是西安芯派,做MOS管的,张俭保,我司现在在研究MOS管用在电动三轮车和大功率控制器上时,哪些参数会比较重要。因为现在大家看的都是V、I、Rds这些静态参数,只看这些参数时发现大家做的都一样,很多用在二轮车很好的MOS管,用在三轮车就会出问题,而国外的品牌就很少有这个情况。所以不知道付兄对三轮车有没有研究
     我们公司计划通过设计上的提升把管子性能做起来,不像现在国内品牌一样,就是拼价格,到时候把自己拼的头破血流得不偿失啊。
   我们正在建一个控制器的测试平台,想着怎么去通过硬件来对MOS管进行最大限度的保护,或者改善MOS管的一些特殊参数(希望别牵涉到一些机密啊),但我们现在不知道哪些参数特别重要,导致无从下手改善性能,期待指导啊。

使用道具 举报

24万

主题

442万

回帖

323

金币

版主

注册时间:2021-3-11

在线时间:9 小时

发表于 2013-4-18 23:18:44 | 显示全部楼层
技术贴
见贴必顶
学习ing

使用道具 举报

24万

主题

442万

回帖

323

金币

版主

注册时间:2021-3-11

在线时间:9 小时

发表于 2013-4-19 09:37:57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说的简明扼要. 确实,如果能做好MOS管的驱动,消除或减少栅极驱动波形的密勒效应,提高开/关导通速度,加强管子散热效果,那么我们手中的控制器的实际控制负荷完全可以提高2~3倍以上.   如果控制器能选用专业的IC驱动 ...
东海之东 发表于 2013-4-18 16:32

专用驱动IC确实可以增加驱动系统稳定性并且也可以达到很好的驱动性能。不过做无刷控制器设计难点还不在器件上,而是电路布线设计。单管的还比较简单,多管并联布线很难。哪怕100ns的开关速度线路的等效感抗就可能大的惊人,如果并联管布线不均衡,会导致开关不同步。甚至管间发生剧烈震荡。另外无刷控制器还一个是下臂的问题,上臂的开关受下臂影响,尤其是下臂续流时。存在二极管反向恢复问题。

使用道具 举报

24万

主题

442万

回帖

323

金币

版主

注册时间:2021-3-11

在线时间:9 小时

发表于 2013-4-19 09:40:48 | 显示全部楼层
经过几次爆控和你的指点后,现在的48管已经稳定运行差不多两个星期了,之前提到的几个问题都解决了,当然前提是行驶速度最高只到了95(液晶表爆表后就没有继续加速了),同时电流也限制在50A以内了。 看这个控制 ...
denon3721 发表于 2013-4-18 16:48

大管24管本身驱动就难,你还搞48管,并且驱动电路几乎没变。管子数量加倍,只是把导通损耗降低了一半(等效内阻减半),而开关损耗因为开关速度可能慢了一半(甚至不止)反而增加。所以管子不稳定性增加很大。所以你匀速骑行比以前发热低(比24管),但如果频繁起步加速,反而发热比以前大。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电动车论坛

GMT+8, 2025-2-1 20:45 , Processed in 0.056970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