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楼主: 搬砖道人

功率mos在电动车控制器中应用(mos,你了解多少)

[复制链接]

24万

主题

442万

回帖

323

金币

版主

注册时间:2021-3-11

在线时间:9 小时

发表于 2013-4-23 16:13:16 | 显示全部楼层

下面介绍下对普通用户实用点的。
Mos挑选的重要参数简要说明。以datasheet举例说明。

栅极电荷。Qgs, Qgd

Qgs:指的是栅极从0v充电到对应电流米勒平台时总充入电荷(实际电流不同,这个平台高度不同,电流越大,平台越高,这个值越大)。这个阶段是给Cgs充电(也相当于Ciss,输入电容)。

Qgd:指的是整个米勒平台的总充电电荷(在这称为米勒电荷)。这个过程给CgdCrss,这个电容随着gd电压不同迅速变化)充电。
下面是型号stp75nf75.

我们普通75Qgs27ncQgd47nc。结合它的充电曲线。

进入平台前给Cgs充电,总电荷Qgs 27nc,平台米勒电荷Qgd 47nc

而在开关过冲中,mos主要发热区间是粗红色标注的阶段。从Vgs开始超过阈值电压,到米勒平台结束是主要发热区间。其中米勒平台结束后mos基本完全打开这时损耗是基本导通损耗(mos内阻越低损耗越低)。阈值电压前,mos没有打开,几乎没损耗(只有漏电流引起的一点损耗)。其中又以红色拐弯地方损耗最大(Qgs充电将近结束,快到米勒平台和刚进入米勒平台这个过程发热功率最大(更粗线表示)。

所以一定充电电流下,红色标注区间总电荷小的管子会很快度过,这样发热区间时间就短,总发热量就低。所以理论上选择QgsQgd小的mos管能快速度过开关区。

导通内阻。Rdson)。这个耐压一定情况下是越低越好。不过不同厂家标的内阻是有不同测试条件的。测试条件不同,内阻测量值会不一样。同一管子,温度越高内阻越大(这是硅半导体材料在mos制造工艺的特性,改变不了,能稍改善)。所以大电流测试内阻会增大(大电流下结温会显著升高),小电流或脉冲电流测试,内阻降低(因为结温没有大幅升高,没热积累)。有的管子标称典型内阻和你自己用小电流测试几乎一样,而有的管子自己小电流测试比标称典型内阻低很多(因为它的测试标准是大电流)。当然这里也有厂家标注不严格问题,不要完全相信。

所以选择标准是找QgsQgd小的mos管,并同时符合低内阻的mos管。
但在同样工艺下,这2个影响充电电荷的参数和芯片面积成正比(就是芯片面积越小电容越小),而内阻和芯片面积成反比(芯片面积越大内阻越小)。就是说为了得到小的充电电容,必须用小的芯片面积,大的内阻,这样管子尽管开关速度快了,但是导通损耗在大电流下受不了。而在大功率应用场合,内阻还是起主导地位的。所以你会发现同一厂家的管子在同一工艺产品上(有的厂家不同工艺生产会有差异),内阻小的往往这两个电容参数大,并且是和内阻成反比例的变化。

那有没有既符合低内阻,电容特性又比较好的呢?半导体制造和设计一直在进步。即使目前特性不好的管子放在以前也是最好的。所以只有相对的更好。目前世界上不同设计厂家的产品技术差距还是相当大的。

下面对比一下我所知道的比较好的管子。还是以75v耐压为例(因为要和75nf75对比,需要同耐压)。Ipp062ne7n 这个管子在73a的电流下典型内阻为5.6毫欧姆(英飞凌在to220封装下没有比这个内阻更大的75v耐压的管子了,本来想找个9毫欧姆的对比)。而75nf7540a电流下内阻为9.5毫欧姆(是062ne7n内阻的1.7倍)。如果是同样工艺,那么062ne7n的各种电容参数应该比75管大1.7倍左右。我们看看它们的数据。

下面是75nf75管的



75管的QgsQgd分别是27nc47nc。而062ne7nQgsQgd分别是16nc9nc,不但没有比75管大1.7倍左右,反而比它小非常多,Qgd只有75管的五分之一不到。所以它可以开关非常快(不过如果用户电路布线有问题还是不行,这是另一回事)。

下面对比两管充电曲线。注意下面2图每格代表电荷不一样)。可以看出062ne7n的米勒平台电荷很小(米勒电荷只有9nc)。


不过062ne7n的芯片面积比75nf75管还小。这更说明了两者的设计工艺差距。英飞凌在75v耐压上有一款面积最大的芯片(英飞凌低压全是小管封装,没大管to-247封装,只有高压mos才有用大管封装),这个芯片面积把小管基本填满了(不能再大了)。型号是ipp023ne7n 面积是062ne7n3.5倍左右,所以芯片内阻也是062ne7n3.5分之一(我是说的芯片内阻,还有封装内阻,只要小管封装内阻基本差别不大,厂家标的内阻是芯片内阻和封装内阻的串联总和)。这个管子在100a电流下典型内阻2.1毫欧姆。小电流下实测是1.4毫欧姆左右(除去封装内阻,芯片内阻小电流下应该低于1毫欧姆)。当然它的米勒电荷也基本是062ne7n3.5倍左右。典型值达到31nc062ne7n9nc)。
英飞凌管子自己生产(主要在欧洲奥地利和马来西亚),不让代工厂代工。价格也比较贵。我接触的也有限,希望朋友们提供更多物美价廉的型号选择。希望国内的设计公司早日设计出更优秀的管子,物美价廉惠及国内用户。也提高国际竞争力。尤其是IGBT方面,国内客户使用基本都是进口器件。国内igbt刚刚起步也是步履蹒跚。大功率igbt主要是工业用途或交通(动车或电动汽车),对可靠性稳定性要求很高,即使国内的稳定性很好,也不容易打入市场。有时客户习惯了一个品牌,不太愿意尝试其它品牌(尤其是刚起步不知名的),如果有问题,导致事故就麻烦了。所以也只能从民用慢慢建立品牌影响力。还有国内的半导体设备制造商,差距真的太大了。看看晶圆厂里设备90%以上都是国外的。好在这几年国内设备进步挺快。希望几十年后能出世界影响力的品牌(这里有点扯远了,纯粹发牢骚)。

注意选择管子不要只选择认为最好的,或选择贵的,要看总体设计。如果限流只需要18a,普通6管用75nf75完全搞定,干嘛要买很贵的管子替换呢,以适用为主。那种需要相线200a甚至500a或更高电流的控制器,确实要选择最好的管子,其实最好的也不够用,所以还要多管并联。多管并联设计难度比单管高的多(如果想达到同样稳定性)。管数越多,并联难度越大。在这种情况下,有必要用最好参数的管子来设计。如果用参数低的,理论上可以并联更多的管子来达到这个效果, 设计难度可以想象。比如500a相线电流控制器。尤其是高压高电流更是是难上加难。





使用道具 举报

24万

主题

442万

回帖

323

金币

版主

注册时间:2021-3-11

在线时间:9 小时

发表于 2013-4-23 16:14:58 | 显示全部楼层
帖子超时,不能放首页了,放这好了。

使用道具 举报

24万

主题

442万

回帖

323

金币

版主

注册时间:2021-3-11

在线时间:9 小时

发表于 2013-4-23 16:36:03 | 显示全部楼层
如果要全面提高控制器的性能,需要多管齐下。其实只要参考一下电脑主板及专业的变频控制器,无不是四层,乃至八层的PCB布局,这样即使不将功率管独立布局,也可让强电与弱电各走各自的电路层,大大降低因双层PCB布线导致的相互干扰问题。也可降低对大功率管的严苛要求,让我们手中的控制器都是耐用,可靠的利器。。。

使用道具 举报

24万

主题

442万

回帖

323

金币

版主

注册时间:2021-3-11

在线时间:9 小时

发表于 2013-4-23 16:54:09 | 显示全部楼层
84# frh206
继续拜读了傅工的大作,我有几点问题在此提出:
1、电动车在运行过程中,不可忽视Rds(ON),而你这里说的要尽量选择Qgs、Qgd低的MOS管,他的芯片面积就相对较小,如果电动车一直运行,是不是导通损耗所占的比例已经远远超过了开关损耗呢?这样不是小芯片的MOS管更容易烧坏?
2、现在对各个参数没有相对值的概念,怎样去综合比较参数的好坏呢?如果一味的去追求一些参数,是不是会忽略其他很多,导致得不偿失呢?

使用道具 举报

24万

主题

442万

回帖

323

金币

版主

注册时间:2021-3-11

在线时间:9 小时

发表于 2013-4-23 17:05:42 | 显示全部楼层
84# frh206  
继续拜读了傅工的大作,我有几点问题在此提出:
1、电动车在运行过程中,不可忽视Rds(ON),而你这里说的要尽量选择Qgs、Qgd低的MOS管,他的芯片面积就相对较小,如果电动车一直运行,是不是导通损耗 ...
jacky517 发表于 2013-4-23 16:54

嗯,你说的很对,当然不能只追求栅极电容参数比较好,只追求开关性能。大功率下,内阻还是起主导作用,因为电动车只有加速起步时考验的开关损耗,而平时匀速或急速时还是导通损耗为主,小面积芯片内阻大,发热肯定大,容易烧。所以我说的是“所以选择标准是找QgsQgd小的mos管,并同时符合低内阻的mos管。” 低内阻大芯片mos其实就相当于好多小芯片mos内部并联。

对电动车来讲,正常情况主要是导通损耗和开关损耗。所以重点关注导通内阻和影响开关性能的栅极电容参数。而在设计极端保护等异常情况,比如短路保护,就要考虑mos热阻(瞬间热阻),雪崩耐量等参数。mos参数太多,并且几句话很难讲清楚。而datasheet给的参数好多都有特定测试条件,条件一变,数据也跟着变。比如雪崩能量。测试是电路中电流大小,电感大小均严重影响这个值。所以不同测试方法不好做比较,只有相同测试条件才方便比较。在做整个产品设计时,要考虑mos热阻,尤其是整个系统的热阻(mos到环境的热阻)。这个从某种意义上决定了这个系统最大输出功率。

使用道具 举报

24万

主题

442万

回帖

323

金币

版主

注册时间:2021-3-11

在线时间:9 小时

发表于 2013-4-23 17:08:27 | 显示全部楼层
包括阈值电压高低都影响开关性能。设计时肯定需要考虑非常多的参数。我列出来的只是重点选择对象。当然也是根据我的理解。

使用道具 举报

24万

主题

442万

回帖

323

金币

版主

注册时间:2021-3-11

在线时间:9 小时

发表于 2013-4-23 17:11:37 | 显示全部楼层
如果要全面提高控制器的性能,需要多管齐下。其实只要参考一下电脑主板及专业的变频控制器,无不是四层,乃至八层的PCB布局,这样即使不将功率管独立布局,也可让强电与弱电各走各自的电路层,大大降低因双层PCB布线 ...
东海之东 发表于 2013-4-23 16:36

嗯,电路板需要优化改善的布局可以很多。可能是目前大家追求低成本,方案相差不大。当然也有少数比较优秀的。

使用道具 举报

24万

主题

442万

回帖

323

金币

版主

注册时间:2021-3-11

在线时间:9 小时

发表于 2013-4-23 17:41:50 | 显示全部楼层
疑问:"因为电动车只有加速起步时考验的开关损耗,而平时匀速或急速时还是导通损耗为主" ?

即使是在匀速或者急速行驶的时候,mos管也是在不停的开关,因为要换相,既然不停的开关,那意味着也存在开关损耗

使用道具 举报

24万

主题

442万

回帖

323

金币

版主

注册时间:2021-3-11

在线时间:9 小时

发表于 2013-4-23 17:46:55 | 显示全部楼层
帖子超时,不能放首页了,放这好了。
frh206 发表于 2013-4-23 16:14


我帮付工编辑了,再次对付工的分享精神表示敬意~

使用道具 举报

24万

主题

442万

回帖

323

金币

版主

注册时间:2021-3-11

在线时间:9 小时

发表于 2013-4-23 18:41:38 | 显示全部楼层
疑问:"因为电动车只有加速起步时考验的开关损耗,而平时匀速或急速时还是导通损耗为主" ?

即使是在匀速或者急速行驶的时候,mos管也是在不停的开关,因为要换相,既然不停的开关,那意味着也存在开关损耗
denon3721 发表于 2013-4-23 17:41

你的理解是对的。只要换相就必定存在开关问题。所以宏观看任何工作状态mos管在控制器里面都有开关损耗。不过mos因为换相需要的开关频率一般能上千赫兹都很大了。(这时车速已经很快了)。而在加速pwm调制期间,开关频率是16khz或更高(不同单片机方案稍有差距)。所以换相带来的开关损耗比开始pwm调制时低了一个数量级。所以这时导通损耗占主导地位。内阻低的mos管会表现出骑行时控发热低。如果一直做起步刹车测试,控发热大小和内阻关系可能不明显,因为频繁起步mos损耗以开关损耗为主。(其实哪个为主,哪个为辅没明确分界线,因为mos工作状态一直在改变,从起步到最终急速状态。并且不同mos参数会导致这两个损耗占比不一样。这里只是一般笼统说明)。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电动车论坛

GMT+8, 2025-2-1 22:42 , Processed in 0.061505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