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eee 于 2016-10-28 09:55 编辑
https://www.pinterest.com/pin/11470174029597246/
中国本土(又稱中國本部;英语:China proper 或 Inner China)是西方世界对歷史上由漢族人口大量聚居、漢文化佔統治地位的中國核心地帶的称呼。由於漢族強勢地帶隨朝代不同而擴張或縮小,中國本部的範圍也隨之變動。近代所用的「中國本部」,與中國最近的漢人朝代明朝的疆域的漢族聚居區,即两京十三省(亦稱關內十八省、内地十八省等)大體一致。此區域多指長城以南,并不包括由滿洲族統治之清朝所在的滿洲,以及蒙古、西藏、新疆等地域。民國初年的「中國本部」,也時常包括內滿洲。近現代以來,由於「中華民族」概念範圍的擴大,中華民國及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發展,「中國本部」一詞受到抵制。在現代英語中這一用法有所減少;而中文已少使用。 中國學者钱穆認為中国历史上根本不存在所谓本部非本部之别,这样的区分是「外族」有意混淆是非造出来做侵略的口实[1]。美國東亞史學家歐立德(Mark C. Elliott)以及中國史學家賈寧指出,清朝在意識型態方面主張內外一家,認為在「外部的」蒙古人、藏人等以及在「內部的」漢人都是屬於「一家」[2]。歷史學教授彼得·珀杜(Peter C. Perdue)亦指出,清朝官員會見了土爾扈特蒙古領袖阿玉奇後記載土爾扈特蒙古人都「不像俄國人」,認為他們像「中國(dulimba-i gurun)之人」,這裡的中國之人亦包括滿族[3]。 與之相對的概念,是「Outer China」(中國外圍、中國疆部、外部中國)[4]。近代隨著中國及華人地區在現代地緣政治及經濟等的變化發展,「Greater China」(大中華)一詞在商業領域开始興起。
概念起源及英文涵義[编辑]「中國本部」與英文「China Proper」是對等辭彙,但兩者的關係,尤其是「中國本部」是否是由「China Proper」翻譯而來,仍待進一步考證。但英文概念及名詞「China Proper」最初使用的時間,難予考證。根據美國的中國專家何漢理(Harry Harding, 1946-)的研究,該詞早於1827年即有使用。但英國人威廉·溫特博特姆(William Winterbotham, 1763-1829)在1795年介紹清帝國統治下之中國(the Chinese Empire,中華帝國)的書中,已經提出了「China Proper」(現代才由某些人翻譯為「中國本部」)的概念。在第二章「中華帝國概述」(General Description of the Chinese Empire)的起始,他說: “
In attempting a general description of this vast empire, we shall pursue the following arrangement. 1. China Proper—2. Chinese Tartary—3. The States tributary to China.
(為試圖對這個龐大帝國做一概括描述,應進行下列解構:一、「中國本部」;二、「中屬韃靼」;三、「中國的冊封屬國」。)
”
溫特博特姆將明朝之十五行省的疆域歸入中國本部概念(China Proper)作介紹;而西伯利亞、滿洲(東北)、蒙古、東韃靼(含今日之新疆、阿富汗、北巴基斯坦等)等地歸入中屬韃靼(Chinese Tartary)作介紹。中國的冊封屬國(States Tributary to China)則包括西藏、朝鮮、琉球、安南(越南)、暹羅(泰國)、呂宋(菲律賓)等。 英文「China Proper」的字面意思,是「嚴格、純粹、本質、自身意義上的中國」。 有人認為,「中國本部」的概念,並不一定來自英文的「China Proper」,而是直接來自「一十八行省」;另一些人認為,固然有「一十八行省」的先行事實作為西方人創製「China Proper」名詞的概念基礎,但中國人自己對「中國本部」的名詞與意指十分生疏與模糊,這一詞彙應該是隨著近代中西交流、西學東漸、及後來大規模西化的過程中傳入並在中國使用。但這些論述目前都缺乏確鑿的證據。 也有人將「China Proper」翻譯為「中國本土」。這種稱呼容易跟殖民時代的英國及法國的「本國」或「本土」概念類同;然而清朝的領土擴張與英法的殖民領地擴張有諸多不同之處,中國的新領土也未被簡單視作中國本部在外族地方的殖民地。同時,也有人將「中國本土」一詞按照字面意思,理解為中國本身的領土,即「中國疆域」,而與「China Proper」的本來意指形成較大偏差。 在中國的使用[编辑]主条目:内地十八省
就目前已知的文獻,清代中西交流大幅擴展之前,「中國本部」這一詞彙未在中國通用。不過,清朝「一十八行省」作為滿洲中央集權統治漢族地方的政治架構,是已經存在的。(「行省」來自於「行中書省」,即行動或外駐的中央機要官署,是承襲女真族金朝與蒙古族元朝的體制,為漢族明朝與滿洲族清朝所沿用。) 清末與民初,革命黨人與共產黨人都接受並使用「中國本部」這個概念,見諸鄒容的《革命軍》第四章「革命必剖清人種」,孫文(孫中山)的《實業計畫》,中共二大達成的大會宣言[5]與「關于『國際帝國主義與中國和中國共產黨』的決議案」[6],柏楊的《中國人史綱》第一章「歷史舞臺」,以及許倬雲等人的文章。 後來,由於「中華民族」概念範圍的擴大,中華民國及後來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發展,「中國本部」一詞受到抵制。1950年代,錢穆在《中國歷代政治得失》第四講「明代」中,指責「中國本部」是「外族有意混淆是非造出來做侵略的口實」。現代,英文的用法已相當有限,主要用於歷史或地理研究;而中文已絕少使用,不為多數當代中國人所熟悉。
新疆、西藏、內蒙古、外蒙古等地區通常被視為在「中國本部」概念以外,而台灣則存在不同理解。 清朝把统治区域分为内地十八行省和满洲、蒙古、新疆、西藏。因这一地区共有十八行省,而被命名为内地十八省。这十八个省分别为:直隶(首都所在行省,現為河北)、河南、山東、山西、陝西、甘肅、湖北、湖南、廣東、廣西、四川、雲南、貴州、江蘇、江西、浙江、福建、安徽。17世纪以来,西方著作中常将清朝建省地区称为“China Proper”,用来表示汉族的法定居住区,对此,有人将中文翻译为「中国本部」或「中国本土」,該概念在中國由來已久,但該譯名則從未曾被廣泛使用過,该中文译名何时出现也有待考证。 自19世纪中叶以来,内地十八行省已不再构成汉族的法定居住区域,但“中国心脏地区”的概念继续流传了下来,其意义也就有了很多争议,难以界定 China Proper的概念也更加被人遺忘,因為隨著時代變遷,這個概念實際已經沒有現實討論意義,屬於歷史概念,而卻常常被革命人士提出,用來支持他們的政治觀點。 「China Proper」的一种可能被接受的範圍是中國人觀念中的传统疆域,或者说是漢族人所建立的朝代所统治的范围。但這是個模糊不清的定義,因為各朝各代都有不同的疆界,漢、唐等朝甚至延伸至不被視為「China Proper」的地域,或甚至現代中國版圖之外。而東晉、南宋則偏安一隅,當時的「中原」(即華北全境)由非漢族國家统治。清朝時期,全國粗分為各以不同的方式管制的五大區域:滿洲、内地十八省、蒙古、新疆與西藏,而内地十八省則成為一個對「China Proper」疆界的傳統定義。可見,該概念屬於明被清所滅后,反清的漢人爲了號召其他漢人抗清而設計,刻意提倡明時漢域,并不能說明該概念的地區範圍是中國的固有疆域範圍。但是,這個定義極為粗略,因為中國的文化、人種、與政體複雜度遠非界線分明的五大區域足以解釋與描繪。另一個曖昧情況由該18省自身導致:許多後人所排除於“China Proper”之外的地區,如台灣、西康、內蒙古中央與鄰近緬甸邊界的地區等,在清朝的部分時期的確屬於18省的範圍內。 “中国本部”概念下的十八省範圍大致如下:北面以长城与内蒙古为界(有时将辽东边墙内土地计入),西与西藏与新疆相邻,西南至缅甸,南达越南及北部湾,东南至南中国海,东抵东海、黄海、渤海。其面积约400万平方千米。 中國外圍為眾多中國非漢族部落所在,如匈奴、突厥與其它存在於歷史上目前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其他非汉族。其中有些曾試圖入侵“China Proper”,但有時會会受到中原文化的影响而改变。 另外也應當提到目前在台灣的中華民國在2002年之前一直認為外蒙古(主要包括現在的蒙古國)是中華民國的一部分。 另外一种被认同的中国本部的范围较内地十八省为小,而接近秦朝的疆域范围。其不包括河西走廊和西南云贵地区,但包含河套地区。
中国本部又稱為「中国本土」,英文的對應詞同為「China Proper」,但中英文概念的来历都有待考证。有人说旧指清朝的内地十八行省,清朝将领土分为内地十八行省和外围的满洲、蒙古、新疆、西藏五部分。内地十八行省,作为汉族的法定居住地区,其范围和历史上的中国正统王朝的主要统治区大体一致。在清朝末年,内地十八省被一些中国人称为“中国本部”,意指歷史上中國的心臟地帶,或相對於不斷變動的中國外圍之邊疆地區(包含亞洲內陸地帶與其它地方)。该名称的出现,具有政治意味,辛亥革命之前的革命黨人亦以中国本部的十八省作為其“驅除韃虜,恢復中華”的範圍。但随着时代的发展,汉族居住地域也在发生变化,由于清朝末年汉族人口大量移民滿洲,有些人把满洲看作也看作中国本部的一部分。而随着中华民国的建立和全国的统一,对汉族的居住范围的限制逐渐取消,汉族的居住地域扩大,以及政治家的同化民族统一全国的需要,中国本土的概念被较少提及。 现在对知道“中国本部”这个词语的少数中国人来说,中国本部一词具有冒犯性,因其暗指中國的部分領土並非「本部」、「本土」,「中國本部」一詞由此可作為分離主義者的論據。另一方面,支持台灣、西藏、新疆、蒙古獨立者則傾向於作出這樣的區別,且更習慣於以“中國”直稱。 中国心臟区域十八省的範圍在清朝時期,和民族分佈有一定關係;辛亥革命之前的革命黨人亦以十八省為其「驅除韃虜,恢復中華」之範圍。但近一個世紀以來,中國的民族分佈、行政區劃頗有變遷,「中国心臟区域」已不再對應於人種、人口統計、或中國內部的行政區界。中國人覺得「中國本部」的觀念可能暗示中国的心臟区域與滿洲、內蒙古、新疆和西藏等地原本是分離的。 有一個解釋是認為「China Proper」或「中国本部」、「中国本土」等詞句是用以將像英國與法國這樣的國家區別自其殖民帝國的同樣架構,然而「China Proper」以外的地区不同于英法的殖民地,這种說法通常会使中國人解釋為冒犯,甚至是對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侮辱;但其實使用者不見得有如此的意圖。第二種方式是參考使用「漢族聚居地」或「汉族区」,但由於漢族已經成為內滿洲、內蒙古大部的主體民族,於新疆與西藏也多有定居,但中國西南部卻有許多地區為少數非漢民族聚居的地方,因此這一説法亦不確切。另一個可用的說法是「中原」,在古籍中提及蒙古或滿洲入主「中原」時,代表他們佔有「China Proper」,但现代「中原」主要指的是華北平原,或者单指河南地区,因此此詞過於狹隘。最後一個可能的稱呼方法是「一十八行省」或「十八省」,其為清朝治下,約略等於中国心臟区域的十八個行省。但「十八省」的說法對現代中國人來說相對陌生,因中華人民共和國目前轄有包含22個行省在內的33個省級行政單位。 近代中國一詞的定義[编辑]清朝征服明朝後,便以中國自居,將清朝的領土包括“中國本土”、滿洲、新疆、內蒙古、西藏等地區都稱之為「中國」,將中國定義為一個多民族國家,否定「中國」僅為十八省的概念並且宣稱無論是漢人還是非漢人都是「中國」的一部分。在官方文件、國際條約和外交事務上亦將漢語、滿語、蒙古語稱之為「中文」(Dulimbai gurun i bithe),在國籍條例中亦將在清朝統治下的漢、滿、蒙等民族列為「中國之人」 (Dulimbai gurun i niyalma) [7][8]。 参考文献[编辑]- ^ 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国历史上根本就没有所谓本部非本部之别。秦代万里长城早已东达大同江,辽河流域永远在中国历史圈之内,如何说它不是中国之本部?这原是外族有意混淆是非造出来做侵略的口实。此刻又有所谓华南、华中、华北等称呼,试问中国政治区域上,有没有这些分法呢?中国人不注意,大家跟着这样叫,现在还没有事,不要紧,十年二十年以后,说不定政治上,外交上又发生问题。连我们的脑筋里,观念上,也会发生问题的。如想我们是华南,你们是华北,这些观念,都会发生很大作用。这因讲元代的行省,而牵连涉及。这都该值得我们警惕的。省区的省字,根本是一个不祥的名称,最好以后能在新的地方政治区域之划分下把这字革除,再不沿袭。”第118—119页
- ^ Dunnell, Ruth W.; Elliott, Mark C.; Foret, Philippe; Millward, James A. New Qing Imperial History: The Making of Inner Asian Empire at Qing Chengde. Routledge. 2004 [10 March 2014]. ISBN 1134362226.
- ^ *Perdue, Peter C. China Marches West: The Qing Conquest of Central Eurasia reprint.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2009 [10 March 2014]. ISBN 0674042026.
- ^ Robert E. Murowchick, "China: Ancient Culture, Modern Land", University of Oklahoma Press, 1995, p14
- ^ http://past.people.com.cn/BIG5/shizheng/252/5089/5091/20010425/451211.html
- ^ http://past.people.com.cn/BIG5/shizheng/252/5089/5091/20010425/451094.html
- ^ *Zhao, Gang. Reinventing China: Imperial Qing Ideology and the Rise of Modern Chinese National Identity in the Early Twentieth Century 32(Number 1). Sage Publications. January 2006 [23 May 2014]. doi:10.1177/0097700405282349. JSTOR 20062627.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5 March 2014).
- ^ 繆昌武《大清國籍條例》與近代“中國”觀念的重塑 新疆哲學社會科學網
外部連結[编辑]參見[编辑]
|